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题型:主观题-图表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3 题号:14966118
二、非选择题。

16.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于12月1-4日在广州召开。下面是关于本届会议的一些资料卡。

资料卡一   在广州,可以读懂中国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可以读懂近现代中国的沧桑巨变,可以读懂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坚强决心和信心,也可以见证中国之治的丰项成果。在这里,人们可以感触到大变局中的中国脉搏,也能读懂当下中国的自信。
资村卡二   本届会议围绕“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世界百年变局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与广泛交流,向国际社会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帮助国际社会更好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
资料卡三   读懂是理解的基础,只有读懂才能架起沟通的桥梁、连起合作的纽带。无论是历史上厚重深邃的中国,还是当下奋进自信的中国,无论是民族复兴路上逐梦而行的中国,还是世界舞台上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都需要世界以多元的视角,走近地,深入地,读懂地,读出一个全面、立体、真实的中国。

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围绕“让世界读懂中国”这个主题为本次大会撰写一篇宣传稿。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由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带来了超乎预期的社会关注度和收视效果,仅在戛纳电视节上就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购买了该片的播映权。有境外媒体评价该片是文化传播的范例。《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一个个普通人物的故事,精美的画面,朴实地讲述了中国大江南北的各色原生态美食,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该片借鉴了欧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以故事推动影片进程,并设置悬念,成功跨越了语言、社会、价值观等传播障碍。一位日本女大学生观看该片后说:“我现在才知道中国原来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国家。”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启示。
2016-11-26更新 | 183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奥林匹克运动承载着人类对和平、团结、进步的共同追求。今天,它已经远远超出体育竞技范畴,成为全人类的文化盛会。

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一场惊艳世界的冰雪之约,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开幕式上,充满中国韵味的“二十四节气”创意倒计时影像、“黄河之水”幻化出的“冰雪五环”、象征团结共赢的“大雪花”惊艳了世界。来自中国大山里的孩子们用希腊语完美演绎《奥林匹克圣歌》,由19首各国名曲串烧组成的运动员入场式背景音乐,也火出了圈。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生态修复、协同发展、赛后利用的多重考量,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兑现了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这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为冰雪健儿们提供了超越自我的舞台,努力在世界各国之间建立相互沟通的平台,让本届冬奥会成为百年冬季奥运史上新的里程碑。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这场惊艳世界的冰雪之约所具有的文化意义。
(2)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至25日举行。现亚运会志愿者招募活动已经启动,请你为该活动拟定两条宣传口号。
2022-04-27更新 | 9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2月4日举行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不只惊艳,更带给世界温暖的力量。取材于经典传统门窗图案的“中国门”和“中国窗”,寓意中国人民敞开大门,欢迎全世界的朋友相聚冬奥;运动员引导牌,设计灵感来自寓意吉祥平安的“中国结”;借鉴了河北民间的传统虎头图案的虎头帽,一登场便萌化人心。从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黄河之水天上来,从冰雪五环自冰立方穿凿而出,再到以“微火”方式点燃主火炬;从河北山区普通孩子用希腊语唱响奥林匹克会歌,再到书写着各国名字的雪花伴随舞蹈和地面光影汇聚成一朵雪白晶莹的大雪花……一个个浪漫而饱含科技创意的环节,通过鸟巢体育场超大地屏首次以全LED影像呈现,营造出一种无与伦比的数字艺术现代感,让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成为一场惊艳的饕餮视觉盛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为什么能成为“一场惊艳的饕餮视觉盛宴”。
2022-03-26更新 | 6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