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世界物质性原理与方法论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9 题号:1518129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关系人类前途和未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指出,在气候变化挑战面前,人类命运与共,单边主义没有出路,只有坚持多边主义,讲团结、促合作,才能互利共赢,福泽各国人民。面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复杂形势和诸多挑战,中国坚持多边主义,以中国理念和实践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充分彰显了中国为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作出更大努力和贡献的大国担当。

应对气候变化,守护地球家园,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中国将继续与各方一道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全面平衡有效持续实施,汇聚起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磅礴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中国提出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主张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知识说明如何汇聚起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磅礴力量。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21年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

材料一   近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使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雪上加霜。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劾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我们要坚持以国际法为基础、以公平正义为要旨、以有效行动为导向,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目标和原则,努力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将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中国宣布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结合材料一,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知识,分析应如何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

材料二   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的挑战是现实的、严峻的、长远的。为了应对好全球气候环境挑战,把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留给子孙后代,我们必须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绿色发展

——坚持系统治理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多边主义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2)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是人类的共同梦想。结合材料二,在六个“要求”中任选一个,从哲学角度加以说明。
2021-05-16更新 | 193次组卷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甲、乙两同学对物质概念进行争论:

甲:“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

乙:“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结合材料,从哲学的角度对甲、乙两同学的观点加以评析。
2020-10-08更新 | 17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在关于世界的客观性的课堂讨论中,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
甲同学:自然界在人类产生之前,是客观的;在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就不具有客观性了。
乙同学:自然界是客观的,社会则是主观的。
上述观点是否正确,请谈谈你的看法。
2016-11-26更新 | 4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