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世界多极化 > 中国的外交 >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8 题号:1525299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主席发表2022年新年贺词-让我们一起向未来!

外国领导人及国际组织负责人多次高度赞扬中国抗疫和为全球疫情防控所作的贡献。截至目前,中国累计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20亿剂新冠疫苗,切实履行了加入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等倡议的“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时的承诺,旨在保障每个国家都能公平合理地获得疫苗,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贡献了中国力量。世界各国风雨同舟、团结合作,才能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中“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知识,评价中国为全球疫情防控所作的贡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中国既是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度,又是充满活力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和平不要霸权。我们一切政策和工作的出发点就是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我们将沿着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走下去。中国是机遇不是威胁。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将为欧洲提供新一轮合作机遇和发展空间。中国是伙伴不是对手。中欧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合作远大于竞争,共识远大于分歧——国家主席习近平2020年6月22日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时的讲话。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2020-09-23更新 | 4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今天“一带一路”交流合作范畴更广泛,优先领域和早期收获项目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其次是贸易投资便利化和产业合作,再次是人文交流和人员往来,各类合作项目和合作方式都旨在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的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的优势,目标是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提出共同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政治生活依据。

2021-09-16更新 | 4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过去50年,中德务实合作持续深化,双边贸易规模增长近千倍,服务了两国经济社会发展。2021年中德双边贸易量是2359亿美元,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国家主席习近平2022年11月4日在北京会见来华正式访问的德国总理朔尔茨时强调,50载历程表明,只要秉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交流互鉴、合作共赢原则,两国关系的大方向就不会偏,步子也会走得很稳。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德作为有影响力的大国,在变局、乱局中更应该携手合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中方愿同德方共同努力,构建面向未来的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推动中德、中欧关系取得新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我国提出要努力实现中德关系新的发展。
2023-03-28更新 | 2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