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文化创新的途径 >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1 题号:1527662
2015年12月21日至22日,“20115中国·濮阳精品杂技艺术节”在河南濮阳举行。此次精品杂技艺术节突出高水准、国际化、娱乐性和创造性,展示了极品杂技的惊险奇幻和顶级魔术的精彩绝伦。回答下列问题。
1.河南省濮阳市华东区东北庄村与河北吴桥并称为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当地有悠久的杂技历史,群众基础非常广泛。“锄头叉把当道具,房前屋后练杂技”,这就是群众生活的真实的写照。这主要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C.文化是一定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
2.有“中国杂技之乡”之称的东北庄村杂技兴起于元末明初,东北庄村人在“玩把戏”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吸收其他艺人的长处加以创新,使“把戏”的内容日益丰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杂技艺术。东北庄村杂技艺术的发展历程说明(     
A.文化发展是在不同文化交流、借鉴中不断创新的过程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D.文化创新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的过程
11-12高二上·福建·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5]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仍在广泛采用的意音文字,也是唯一个一脉相承至今,不曾断绝的古文字。随着社会的发展,每年都有大量的新词被创造出来。如“秒杀”“刷脸”“移动支付”“直播带货”等,不断刷新着汉语的词库,折射出社会和文化的变迁。这表明汉语(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立足实践,反映时代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开放包容,兼收并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7-23更新 | 8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酿酒、熬红糖、造纸、蜀绣、制墨……川妹子李子柒,在美丽如画的中国乡村采摘、烹饪、劳作,用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展现美食、器物从无到有的制作过程。短视频经互联网传播后,引发了国内外网友的情感共鸣。李子柒走红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传媒的结合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
②坚持文化自信,全面继承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③立足生产生活实践,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④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就能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0-05-25更新 | 10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经典咏流传》第七期,歌手张杰作为经典传唱人带来了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他高亢的歌声点燃全场,将流行与经典完美融合,使两个时代面对面交流,唱出了当下中国青少年的意气风发。节目引发公众热烈反响,各大媒体、机构纷纷转发分享了这首歌曲。可见,这首歌曲的成功(     
①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充分说明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根本保证
③在于能够体现时代精神,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在于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2-31更新 | 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