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15341279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某班为此举办《我们一起走过的40年》专题班会,搜集和分享资料,回望辉煌的40年。

材料一   数据表明:四十年来,湖南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积极抢抓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历史机遇,集中财力建成了一大批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大幅提高了民生保障水平,加快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分享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

材料二   2018年9月16日由惟道风险研究院编制的《公平与贫富差距问题研究》报告指出:当前我国贫富差距已突破破坏拐点,随着贫富差距进一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经济总量的提升。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已迫在眉睫。


对此:同学们讨论以下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国家是如何发挥财政的作用,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的。
(2)对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同学们有什么建议?至少提两点。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当下,我国各群体之间(如城乡居民、东西部居民)收入的不平衡依然广泛存在;同时,教育资源、健康资源、社会保障资源在城乡、区域、城市间的分配仍然不平衡;这些现实问题的存在极大地钳制着我国内需的扩大和社会总体消费能力的释放,制约需求侧与供给侧改革,进而拖慢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的进程。因此,“十四五”期间,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养老社保等制度,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经济生活》中“收入与分配”的有关知识,为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提出合理建议。
(2)除了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养老社保等制度外,我国还可以采取哪些合理举措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
(3)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有关知识,分析“‘十四五’期间,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养老社保等制度,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的合理性。
2020-12-15更新 | 47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针对我国重点群体的实际贡献与收入分配不完全匹配的问题,强调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构建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科技成果转化性收入的三元薪酬体系;同时,广就业、社保托底、多渠道增收,让低收入群体也能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缩小不合理收入差距、实现居民共同全面小康。


结合材料,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知识分析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2018-01-01更新 | 13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三权分置”有利于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助力农村脱贫。为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实现社会公平,某县探索“土地流转+种植+养殖”的发展方式,坚持和完善相关分配制度;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实现农民增收与公司效益共赢;坚持开发扶贫与救济扶贫“双轮驱动”,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织牢社会保障网。

材料二:《管子》之《治国》篇曰:“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分析人士指出:“国富”更要“民富”,国富民不富不是“中国梦”,大国小民不是“中国梦”,国强民富才是“中国梦”。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影响财政收入因素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实现“国富”“民富”比翼齐飞?
2019-02-17更新 | 3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