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7 题号:15377910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美学的奇妙结合。倒计时的二十四节气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大雪花中各个国家的美美与共,和而不同,凝聚“一起”向未来,展示着中国人民对祖国强大、民族振兴世界和平的希冀。冬奥会开幕式的精彩表明(     
①保持中华文化生命力需要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②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上
③文化创新的本质在于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④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自1976年开始,秦兵马俑独立或参与展览,已在41个国家和地区150多个城市展出,每到处就引起轰动,海外观众总人数超过2000余万。这充分体现了
A.文化是民族的同时又是世界的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C.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D.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具有多层次性
2020-04-05更新 | 21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一带一路”不只是商贸之路、外交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之路、文明之路。中国倡议要通过文化交流互鉴,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气度
②文化多样性是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③文化在交流中由民族性转向世界性
④文化与经济的交融增进了文明互鉴
A.③④B.①②C.①④D.②③
2023-02-12更新 | 5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面是记者采访著名雕塑家吴为山的节选:

问:您从江南山水中走来,以一柄塑刀,赋予泥土以人的精气神。回顾您的学习、工作、生活经历,您认为有哪些影响您一生的关键节点?

答:我1962年出生于江苏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小时起,我就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有机会到欧洲、美国去做访问学者,在学习访问的过程中,我再回眸中国文化,更加感到我们的文化是不可取代的,它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思考和价值。我不断对比思考中西文化,提出了写意雕塑的主张,所谓“写意”,就是把我们今天对世界文化的吸收,融会到中国的史学、哲学、艺术学当中,创造出有当代意义的雕塑。写意雕塑正是弘扬中国写意精神、弘扬中国美学传统的艺术追求。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体制机制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③在文化交流借鉴基础上可以推出新文化
④文化创新必须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5-23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