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经济全球化 > 走进经济全球化 >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 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全球化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7 题号:1541446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相继设立了上海等21个自贸试验区,为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试验区的设立对于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运用经济全球化知识,分析我国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积极作用。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造就崛起的中国,崛起的中国也成为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同时也深深刺痛了某些国家的神经!

材料一   美国以安全问题为由逼迫华为退出美国市场;以违反承诺为由下达禁售令,斩断中兴的核心供应链。表面上是为了“安全保障”,实际上是为了打压中国在通讯领域的技术崛起,其目标直指中国制造2025,妄图遏制中国崛起。

美国领导人指责中国“对美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和繁荣构成严峻威胁”。美国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称,中国需要进行结构改革。妄图充当中国改革的“教师爷”。

材料二   事实上,中国已经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全球最大经济增长潜能在中国。2020年疫情以来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未变。中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经济发展的潜力大、韧性足、回旋余地广。中国拥有9亿多劳动力、1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每年700多万大学毕业生和500多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加入劳动大军,人才红利不断积累并将持续释放。近年来,中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改革红利正逐渐显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经济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持续向好势头得到巩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新动能加快成长,结构持续优化,对全球经济的正向溢出效应将进一步增强。“十四五”期间,一个规模巨大且日臻成熟的市场将为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商机。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请任意选择中国或美国一方的行为进行评价。
2023-03-17更新 | 168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韩自贸区谈判于2012年5月启动,历经14轮、耗时30个月后成为我国提出亚太自贸区(FTAAP)构想以来达成的第一个FTA(自由贸易协定)。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对外商谈的覆盖领域最广、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的自贸区。据预测,中韩自贸区将对中国GDP增长贡献1-2个百分点,韩国GDP将增加2-3个百分点。

图12004年-2013年韩国主要贸易伙伴占比情况


图2 2004年-2013年我国与韩国双边贸易情况   



(1)图1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综合上述材料,中韩自贸区的建立对我国企业带来的挑战有哪些?从经济全球化角度加以评析。
2019-10-26更新 | 3次组卷
主观题-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3】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4年11月11日在北京怀柔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各成员领导人围绕“共建面向未的亚太伙伴关系”主题深入交换意见,共商区域经济合作大计。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面对新形势,我们应该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方位互联互通格局。开展互联互通合作是中方“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互联互通是一条脚下之路,是一条规则之路,是一条心灵之路。实现亚太全方位互联互通,就是要让脚下之路、规则之路、心灵之路联通太平洋两岸的全体成员,实现联动式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阐述对“打造亚太全方位互联互通格局”必要性的理解。
要求:(1)围绕论题,运用经济常识论述;
(2)论题、总论点(结语)、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合乎逻辑,较全面深入;
(3)根据论题,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2019-10-26更新 | 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