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的特征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0 题号:15434173
一般来说,电力的生产和消费是不匹配的。为了解决电网负荷高峰和低谷之间的供需矛盾,抽水蓄能电站应运而生。在电网负荷低谷时,利用低谷电把“低位水”提升至“高位水”,在电力负荷高峰时再用“高位水”进行发电,从而达到为电网“削峰填谷”的目的。通过抽水蓄能把弃能变成宝贝,以提升清洁能源的利用水平。同时,又可以减轻其他电源的调峰压力,提升电网的效率。材料说明(     
①实践是一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能相互转化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系统优化要遵循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9月17日在上海开幕。回答下列小题

1.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对世界经济、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人工智能机器人多次在和人类的对弈中击败人类。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工智能是人类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体现
②科技进步使人工智能具备一定的独立思维能力
③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依赖于人类的实践水平
④人类实践的广度日益决定于人工智能的能动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自阿尔法狗横扫棋坛后,关于人工智能是福是祸的“口水战”就没停过。“乐观派”更多关注当下,他们认为人工智能为社会带来众多好处,没必要对它过于恐慌;“悲观派”担心未来人工智能会带来失业,引发战争,甚至导致人类终结。人们对人工智能产生不同认识的原因在于(  )
①人的认识受立场、思维能力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②物质世界无限变化,总有人类无法认识的事物
③客观世界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④人工智能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复杂且在不断变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8-12-16更新 | 23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漫画或讽刺或赞美,让人们在欣赏中品味幽默和哲理。下图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①实践的基础上,精神力可以转化为物质力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成功的基础
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以突破客观条件限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6-11-26更新 | 10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这表明
①实践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②顺境中成功必然导致逆境中挫折
③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16-11-26更新 | 1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