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全面依法治国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 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942 题号:15464374
对于失信人员,我国严格执行“三限”措施,即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以及实行在招标投标、行政审批、融资信贷等方面的联合限制。截至2020年12月,全国共有751万名失信被执行人迫于信用惩戒压力自动履行了义务。“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信用惩戒效果显现。“信用惩戒”(     
①扩大了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利
②有利于在全社会构建失信惩戒的治理格局
③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
④是人民法院执法的主要手段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1-22高二上·浙江绍兴·期末 查看更多[10]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到了近代社会法治代替了人治,成为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方式。其根本原因在于(     
A.法律具有阶级性
B.古代社会特权阶层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
C.法律能惩治犯罪分子
D.生产方式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022-05-15更新 | 19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对于资本主义法系,恩格斯曾经指出,法律是资产者本身的创造物,是经过他的同意并且是为了保护他和他的利益而颁布的,这种法律对于广大民众而言是“资产者给他准备的鞭子”。而当代中国法系与资本主义法系性质完全不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在法治上的集中体现。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仅用规定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
②法律具有阶级性,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
③法律具有全民性,维护全体公民的合法权益
④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08更新 | 33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和依法治国的主体分别是(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法治政府   ③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④人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6-30更新 | 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