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产、劳动与经营 >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8 题号:15489352

算力又称计算力,指的是数据的处理能力。它广泛存在于手机、PC、超级计算机等各种硬件设备中,没有算力这些软硬件就不能正常使用。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算力已成为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我国对算力需求仍十分迫切。目前,我国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由于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而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基于此,我国充分发挥体制机制的优势,启动建设“东数西算”工程,推进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的总体布局,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规划张家口集群、重庆集群等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开展数据中心与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之间的协同建设,将东部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促进东西部算力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和《生活与哲学》中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大力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分析我国建设“东数西算”工程的意义。
(2)运用“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的知识,说明我国规划与建设“东数西算”工程的合理性。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简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随着社会发展,消费热点也渐趋成熟。生产量快速增长。结合学过的内容,说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问:(1)生产与消费有什么关系?
(2)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生产力?
2019-08-18更新 | 6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十九大通过的决议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告别贫困,跨越温饱,即将实现全面小康。但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人民在工作、收入、教育、医疗、居住、文化等方面有了更高的期盼。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都发生了变化。要彻底改变过去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规模扩张,质量效益低下的粗放型增长,以及由此产生的产能过剩,环境破坏严重,效率低下,竞争力不足等问题,通过提高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和竞争力的提升。
材料二   江西省丰城市小港镇沙埂村党支部紧紧抓住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认真执行上级党委的有关决议;第一时间召开乡村发展座谈会,提出建设“秀美乡村”计划;领导支持村委会召开村民大会,组织村民成立村民情理事会,确定秀美乡村建设村规民约,确立了“一户一宅”原则及分户标准、拆旧办法、安置办法和建房规定;加强村文化建设,促进乡风民俗的发展。数百栋“空心化”的破旧老宅正在大面积清理改造,昔日大操大办的红白喜事如今不再盲目攀比,祠堂旁建起了展示先辈农耕文明的“村史馆”,昔日老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的现实依据,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如何才能更好解决主要矛盾,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在秀美乡村建设中村党支部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018-05-22更新 | 9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171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
材料: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处理好减法和加法的关系。做减法,就是减少低端供给和无救供给,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为经济发展留出新空间。做加法,就是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补短板,惠民生,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为经济增长培育新动力.做减法要减得准、不误伤,不搞“一刀切”。做加法不能一拥而上,要避免强刺激和撒胡椒面,避免形成新的重复建设。要增加社会急需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缩小城乡、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加大脱贫攻坚力度;要把调存量同优增量、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同培育新兴产业有机统一起来,振兴实体经济;要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消费升级的方向、供给侧的短板、社会发展瓶颈制约等问题,统筹部署创新链和产业链,全面提高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做好加减法如何推动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方向发展。
2017-12-06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