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4 题号:156322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唐宫夜宴》到《纸扇书生》,再到舞蹈《洛神水赋》,《2021年河南春晚》和《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等节目频频出圈。

“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打破时间桎梏,于历史中穿梭。中秋奇妙游的《广寒宫》以嫦娥与玉兔起舞,串联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三名航天员的启程与返程;非遗传承节目《秋月稷》舞龙辟疫,祈求疫情早日结束,人民喜迎率收;《戏·韵》以主人公视角进入戏曲后台,集中展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靴子张”“盔头李”“绣娘”与京剧表演各派传承人,极大限度表现赞美中国技艺人的工匠精神。

河南卫视将3D、5G、VR和AR等技术融入到整个舞台时空与剧情中去,给观众沉浸式的观看体验;莲鹤方壶、贾湖骨笛、《仕女簪花图》《清明上河图》等不再是冰冷的历史文物,而被呈现为有温度、有情感的物件;更有“唐宫小妹”、少林弟子、明堂歌女、少林武僧等人物符号,与新时代的青年们精神共振;《华夏》唱出五千年民族豪放气派;《五世请缨》歌颂忠贞为国的炎黄子孙;《天地之中》《龙门金刚》和《广寒宫》则寓意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呈现出中华儿女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

古往今来,优秀文艺作品必然是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有机统一的结果。河南广播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彰显了中国之美、文化之美,再次呈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非凡魅力。


(1)“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2)优秀文艺作品必然是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的有机统一。请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请就学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提三条建议。
2022·全国·三模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码头,在成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如今,历史上商贸繁华的场景有了更加新颖的方式表达。从2019年起,成都市启动了“夜游锦江”项目建设。该项目通过采取新型LED显示技术与投影技术,对锦江两岸的建筑进行多媒体改造,提供从声音到视觉的沉浸式体验,让游客在夜游时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锦江千年历史画卷。在“夜游锦江”项目的呈现上,东门码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每当夜幕降临,东门码头被绚丽灯光和悠扬古乐环绕,临河河提呈现的光景,将游客带入不一样的时空。这里集吃住行游购娱等多种消费新场景为一体,周边设置了有成都特色文化的文创集市、住宿酒店、音乐餐吧、坝坝茶等多种消费热点。2022年的春节假期,“夜游锦江”项目吸引了数百万人次消费体验,已成为成都的网红景点。


运用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知识,分析科技在成都市“夜游锦江”项目打造中的作用。
2022-03-02更新 | 4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拿起精巧的考古铲,小心翼翼地开始铲土,随着土壤一点点剥离,再细细扫去上面的浮尘,土里的“文物”也逐渐现出真容……这阵来自H省博物院的“考古风”,在年轻群体中掀起了经久不衰的“博物馆热”。

盲,是未知。考古,是为了探索未知领域。为了模拟考古的未知性,在考古盲盒中,青铜器、元宝、铜佛、铜鉴、银牌、银元、玉器、纪念碑、刀币、陶器等都可能被挖到。考古和开盲盒很像,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出现什么。”该省博物院文创办主任称,希望文创以盲盒为载体,让考古走近大众,让更多人主动了解历史,进而爱上历史,传播历史文化,让文物讲好中国故事。

2021年9月29日,继火爆出圈的“考古盲盒”后,H省博物院在支付宝上线官方小程序后,又联合支付宝地下室推出“一起考古吧”在线考古盲盒,将首批数十款馆藏文物如镇院之宝莲鹤方壶、武则天金简、杜岭方鼎、贾湖骨笛等文物元素充分融入,打造“数字考古盲盒”,让用户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在线考古”,这让原本专业性极强的考古工作,再向普通大众打开了一扇几乎没有门槛的大门。

盲盒虽小,市场广阔。在中国市场热销的《失传的宝物》系列考古盲盒先后入驻TOPTOY亚洲潮玩集合店和加拿大大型商超,在大洋彼岸也拥有了一批“忠实粉丝”。除了盲盒产品本身备受追捧外,中国文化再次以国潮的形式进入全球视野。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考古盲盒的推出对文化发展的意义。
2022-05-30更新 | 287次组卷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社会的城镇化与智慧城市的建设谱写着中国发展的新篇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城镇化使劳动力从生产率低的第一产业向生产率高的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提高了经济政体的生产率。而经济活动向各地区集中所产生的集群效应也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城镇化带来的生产率上升将有利于经济增长乃至收入增加。但是“快速、集中、粗放”的方式,也给城市化带来“贪大求快”的问题。比如:“半城市化”——将农村人口简单推向城市,但是不能享受同等的公共福利;“大城市病”——人口过度膨胀,交通拥堵、用水紧缺,生态环境破坏……对此新一届政府明确提出,要提高质量,走新型城市化之路。这条路到底该怎么走?中央指出:“人的城市化,是新型城市化的核心,要以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为特征,由数量规模向质量内涵转变。”
材料二   H市在智慧市建设中,依托先进的信息采集、处理、储存、传输技术,开发智慧学习平台。智慧学习平台拥有强大的信息资源中心,融合不同学科知识、提供各类学习资源。每个市民都可以在智慧学习平台上用有记录终身学习过程的学习账户,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订制个性化学习计划,运用搜索引擎等工具搜索跨学科领域知识资源,进行探索性学习。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材料一的举措进行评论。
(2)结合材料二,运用科学技术推动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建立“智慧学习平台”的文化意义。
2017-02-08更新 | 1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