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
题型:主观题-图表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45 题号:15733400

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一   世界主要经济体二氧化碳净排放量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1)概括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   作为一种新的政策工具,碳交易市场是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路径之一。碳交易市场是由政府通过对能耗企业的控制排放而人为制造的市场。碳交易,简而言之,就是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见下图)。碳交易可以培养企业、机构和个人的交易意识,形成全社会减排的氛围,促成碳中和愿景的实现。

如果企业排放高于配额,需要到市场上购买配额。部分企业通过采用节能减排技术,最终碳排放低于其获得的配额则可以通过碳交易市场出售多余配额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我国是如何通过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来实现碳中和的美好愿景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材料一   图表2018-2022年我国老年人人口以及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民政部、国家统计局

图表

国际上通常用老年人口比重作为衡量人口老龄化的标准,划分如下表

类型

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老龄化社会

10%

7%

中度老龄化社会

20%-30%

14%

重度老龄化社会

30%以上

21%


(1)上述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材料二   高-(6)班同学们在学习中就养老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有同学认为面对庞大的养老人群需求,应该靠市场;有同学认为养老是政府的责任,是事业、是保障,应该靠政府。双方各自提供素材依据如下:

靠市场

据某权威咨询机构推测,今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相比上年增长16.8%,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增速保持在10%以上。报告同样指出,随着“70后”“80后”群体步入老年阶段,我国老龄产业需求将在消费模式、需求层次、需求内容等方面发生变化。《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21一2022)》指出,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消费潜力估计会达到40.7万亿元。

靠政府

民政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我国共支出老年福利经费385.7亿元,相比上年增长9.5%;养老服务经费支出131.3亿元,相比上年增长17.4%。今年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2)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围绕同学们争论的焦点,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主题鲜明;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4-02-14更新 | 6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23年8月24日,日本向太平洋开始排放核污水,这种骇人听闻的行为,不仅将对海洋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将直接影响我们的经济。

近日,国内海关已经发布了相关通告,全面禁止日系水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在此背景下,人们对日系产品的警觉性提高,许多人开始选择回避,并转向其他来源。大众对于海洋水产品的消费意识产生根本性改变,出于对核污染的恐惧和人体健康安全的考虑,消费终端减少对海洋食品的消费,从而导致产业链上相关的产业均受到影响。

2022年,渔业人口1619.45万人。未来,这些渔民的收入或将面临减少甚至失业的风险。与之关联的海产品运输业及相关产业都将面临同样的情况。在海鲜消费集中的城市,海鲜餐饮业的从业人员也面临同样的窘境。毫无疑问,淡水水产品相关产业将出现需求增长。未来几年的全国省份GDP排名中,将会看到这种此消彼长的效应。而对于淡水水产品产业相关的就业人口的需求量也将出现上升。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日本排放核污水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
2024-01-08更新 | 6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考察,看望脱贫后的乡亲们。化屋村,原名.“化屋基”,意为“悬崖下的村寨”。贫困,成了贴在化屋村苗家儿女头上的标签。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一系列精准脱贫政策推动下,化屋村迎来跨越式发展。化屋苗寨以旅游开发为突破口,整合农耕生产自然风光、民族文化等资源,倾力打造“乌江源百里画廊”旅游线路精品景点,旅游业逐渐成为该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化屋村通过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创办民族刺绣扶贫车间,将传统苗绣工艺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通过数字化手段对车间生产、销售进行5G远程慢直播,积极拓宽销售渠道,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解决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就近就业问题,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另外,在旅游开发的拉带下,化屋苗寨粗放的种植和捕鱼生存方式逐步改变,走出了一条多种经营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农业生产初步形成了“猪一沼一果”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化屋村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实行禁渔,实施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加强巡河护河力度,全面保护河道生态环境。如今的化屋村,平整宽阔的道路、整齐漂亮的楼房、蓬勃发展的产业、优美的环境....无不标志着这片土地上发生的精彩蝶变。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化屋村是怎样实现“蝶变”的。
2021-10-26更新 | 2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