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1 题号:1574938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中国共产党,从一个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历经百年岁月风雨洗礼,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成熟而坚强有力的世界第一大党。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1935年,遵义会议,力挽狂澜,中国革命转危为安;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进京赶考,提出两个“务必”;1956年,党的八大,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艰辛探索;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十二大到十七大,全面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往开来;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夺取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胜利,创造了世人瞩目的“中国奇迹”,正在为实现下一个百年目标努力前行。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做到“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的。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自古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变化,变革图强运动,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等豪迈宣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的开展同城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治世不一道,使国不法古”告诉我们辩证法的什么道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怎样普写新的“丝路长歌”,创造新的“盛唐气象”。
2020-01-19更新 | 176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传统技艺、传统礼仪等。

中国非物盾文化遗产来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它们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承载了中国文明的价值、凝聚了中华民族精神。为展示中国广博、深厚的非遗文化艺术成果,增进摩洛哥民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促进中摩两国间文化交流与合作。2020年11月2日,由中国文旅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主办的“物以载道——中国非遗数字展”通过中摩数字媒体平台上线,同名线下展于11月2日至12月2日在摩洛哥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本次展览聚焦中国优秀的非遗资源,从器物角度展现中国文化的典雅气韵和匠心传承。展览打破传统静态展陈模式,在实景布展基础上,采用“科技+非遗”手段,借助AR技术拍摄制作,打造裸眼VR效果的3D数字展厅,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为古老非遗赋予崭新活力。

对于非遗的传承,既要坚守传统技艺,更要对其进行文化创意赋能,开发符合现代人审美和生活需求的产品,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融入生活,让非遗艺术在新时代继续焕发蓬勃的生机。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怎样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非遗艺术在新时代继续焕发蓬勃的生机。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对于非遗的传承,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的必要性。
(3)“当好传承人,让更多人了解非遗”。侗族大歌、苗族蜡染技艺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请列举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05-07更新 | 443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让企业家精神激荡改革大潮】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驶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企业家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闯劲,坚守创新者与实干家的角色,拿出更多中国创造,提供世界级品牌,在微观场景中推动质量、效率、动力变革。不管是落实新发展理念,还是化解新矛盾、顺应消费升级,新时代都在呼唤企业家的新探索。

每个企业都有一种理念,企业家就朝着这个理念努力拼搏,时间长久就形成一种文化,企业家的成功就是靠他们内在的这种精神支持的。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一个企业最大的隐患,就是创新精神的消亡。创新不是“天才的闪烁”,而是企业家艰苦工作的结果。从产品创新到技术创新,以及市场创新,组织形式的创新等。创新精神的实质是“做不同的事,而不是将已经做过的事做得更好一些。”

企业家精神,是一种责任,一种品格,一种价值观,一种文化修养;它要求广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想象力。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更像一名充满激情的艺术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企业家的成功是靠他们内在的精神支持的。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其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灵魂的正确性。
(3)请你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就如何培养企业家精神提两条建议。
2019-02-16更新 | 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