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54 题号:15756774
海南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以种子创新和种业发展为导向,以国家战略任务为使命,从无到有到优,从书本到实验室、从实验室到试验田,经过研究人员的潜心钻研,2022年4月,克隆了一个调控水稻种子活力的新基因OsHIPL1,该成果为水稻种子活力性状的遗传改良,培育高活力水稻新品种提供了种质资源。从中可以看出(     
①认识产生于时代的需要并在实践中获得发展
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有实际意义
③人们可根据需要和规律变化的属性创造出新的物质
④认识的发展是新认识否定已有认识的螺旋上升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2009年7月22日,太阳照常升起。但这一天的太阳又是如此特殊,这将是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日全食,对于国人来说,更是500年一遇的奇观。据此回答问题。

1.过去,民间流行“天狗吃日”的说法,现在普通群众都知道日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运行造成的现象。这体现了
A.每个人的认识都是无限发展的B.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C.人类的认识具有反复性D.社会实践是无限发展的
2.科学史上有许多重大的天文学和物理学发现是利用日全食的机会做出的。最著名的例子是1919年的一次日全食,证实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的观测结果与爱因斯坦事先计算的结果十分吻合,从此相对论得到世人的承认。材料体现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人们对日食的认识过程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①意识不能反映客观事物 
②人的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③人们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真理是在与谬误作斗争的过程中获得的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
2011-04-22更新 | 57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领导的国际合作研究团队在祝融号着陆区发现火星古风场改变的沉积层序的证据,证实风沙活动记录了火星古环境随火星自转轴和冰川期的变化。该项研究有助于增进我们对火星古气候历史的理解,为火星古气候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火星全球气候模拟提供了重要约束。由此可见(     
①科学理论的发展源自于人类对自然的好奇
②科学研究是推动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③科学理论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④在继承基础上不断超越是真理发展的客观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29更新 | 8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女科学家埃玛纽埃勒•沙尔庞捷和美国女科学家珍妮弗•道德纳,以表彰她们在基因组编辑方法研究领域做出的贡献。两位获奖者发现的技术对生命科学产生了革命性影响。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①通过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才是真理               
②科学实验是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基因编辑技术研究目的在于应用于医疗实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2-10更新 | 1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