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经济全球化 >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8 题号:158608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对外贸易的国家之一。古丝绸之路开辟了对外贸易的通道,唐朝长安曾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

材料一   “协和万邦”是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价值追求。我国在国际交往中,特别是同发展中国家的交往与合作中,坚决摒弃过时的零和思维;2018年我国成功举办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截至目前,我国已设立132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成为推动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力量。

材料二   我国在对外贸易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特别是已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例很小,只有15%(世界十大出口国平均为40%左右),且多数还是由外资企业实现的;我国由于资源短缺和大量技术设备需要进口,进口依存度高;某些大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等等也大大阻碍了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应如何趋利避害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近年来,我国把核电、高铁等作为出口的优势产业,加强向海外推销。
材料一:每逢出访,李克强总理都不遗余力地推销以高铁等装备为代表的“中国制造”,因此获得了“超级推销员”的雅号。3年六访欧洲,带四千亿美元大单;2015年拉美四国之行,又收获千亿美元大单。2015年4月10日,李克强总理来到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工人们打出“感谢超级推销员”的字幅。
材料二:2015年6月18日,中铁二院集团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与俄罗斯企业组成的联合体签署莫斯科——喀山高铁勘测设计合同,标志着中俄高铁合作项目向前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实现了中国高铁技术“走出去”的新突破。不过,中国高铁走出去仍然面临巨大的困难,一是巨额资金的筹集难度很大;二是穿越复杂地质环境的高铁技术难题的尚未解决,等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李克强总理在国际场合担当“推销员”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高铁“走出去”取得新突破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并从企业角度说明相关国有高铁企业如何应对“面临的巨大困难”?
2016-12-13更新 | 215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C【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材料: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近年来中国加快高铁“走出去”步伐。2017年4月,中国企业经过激烈竞争,获得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的建设合同。该铁路的开工建设,促进了中国高铁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产品、服务、技术、品牌、管理和资本的全产业链输出的转变。


结合材料,分析中国高铁“走出去”对中国相关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就如何加快高铁更好地“走出去”提出两条政策建议。
2021-01-17更新 | 18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10年来,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受到国际社会赞誉。

镜头一:2023年3月20-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访问时谈到:中方高度重视共建“一带一路”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愿同俄方以及联盟各国一道,全面落实好《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开展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力争在互联互通、产能合作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镜头二:2023年4月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来华访问。中法会谈中,法方赞赏中方始终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为解决国际地区热点问题发挥积极作用。马克龙特别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有力促进双方民心相通,期待同中方密切沟通协作,努力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稳定。

镜头三: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市举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地区各国人民未来,六国决心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结合三则镜头,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我国积极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受到国际社会赞誉的原因。
2023-07-06更新 | 1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