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世界多极化 > 多极化趋势 > 国际关系 > 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7 题号:15877020
【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随着俄乌冲突陷入胶着状态,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开始把矛头引向中国,包括不断渲染“中国威胁论”。美国方面,3月,拜登总统派跨党代表团窜访台湾,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穆伦提及乌克兰局势,并向民进党当局表达“美国对合作伙伴的坚定支持”;台湾地区方面,民进党当局借乌克兰危机“蹭热点”,多次表示对乌克兰的“力挺”和对台海局势的“担忧”。一个“以台制华”,一个“倚美谋独”,美台各怀鬼胎,共同炮制“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的谬论。


针对美台共同炮制的谬论,谈你的驳斥理由。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日,基里巴斯总统表示,作为美英核试验的受害者和太平洋岛国成员,基里巴斯对澳大利亚发展核潜艇表示关切,认为澳大利亚开展任何核领域合作都应先与邻国商议。萨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表示,美国是五核国中唯一拒绝批准《南太平洋无核区条约》议定书的国家。

2021年10月1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对此表示:萨摩亚和基里巴斯的关切正当合理。事实证明,美英澳三国此举为了达到地缘政治和军事对抗目的,无视无论国家大小一律平等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不仅公然在地区挑动分裂与对抗,加剧军备竞赛,破坏地区和平稳定,随意践踏地区国家权益,也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精神,损害《南太平洋无核区条约》。美英澳三国应倾听国际社会呼声,摒弃陈旧的冷战零和思维和狭隘的地缘政治观念,撤销有关错误决定,忠实履行国际核不扩散义务,多做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的事。


结合材料并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回答:
(1)中国外交部的以上表态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所持的基本立场?
(2)说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以上表态内容的合理性。
2022-01-20更新 | 17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始终将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同国家发展战略有机结合,寓自身发展于世界的繁荣稳定之中,以实际行动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以自身发展助力全球发展。

两年前,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主题就是支持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目前全球发展倡议项目瘁已经纳入了近200个务实合作项目,覆盖了60多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经成立了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有关项目的融资,中国金融机构将推出专项资金用于落实全球发展倡议。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中国为何始终以实际行动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
2023-10-08更新 | 23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开放包容、自立自信、文明和谐的中国,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的确定性。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不确定的世界:两次半导体战争】

材料一   半导体技术诞生于美国,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粮食”。为维护其霸主地位,美国对日本和中国,先后发起了两次半导体“战争”。80年代,日本根据国情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见下表),导致国内半导体行业逐渐衰弱,经济也陷入了失落的30年。从2018年起,美国复制打压日本模式,妄图遏制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但今天的中国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国,我们不会重蹈日本的覆辙。

日本的国情及应对措施中国不会重蹈覆辙的理由
国内市场狭小和不足
安全上过度依赖美国保护
政府打击国内半导体企业联合

(1)结合材料一,综合运用《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当代国际政治和经济》的知识,完成上述表格。

材料二   90年代至今,半导体产业在全球进行了重构和组合,其供应链和价值链大致形成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终端消费三大环节,各国家和地区之间围绕这三大环节,形成了各自的博弈(见下图)。在此情况下,美国却极力渲染去中国化、中美脱钩论。美国的行为,不仅会对两国造成损失,也给全球带来了不确定性。对此,有专家指出:中美相向而行,是双方半导体行业之机,更是全球发展之机。


半导体供应链、价值链博弈图   图中数据均以2022年为例


(2)结合材料二,综合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谈谈你对“中美相向而行,是双方半导体行业之机,更是全球发展之机”的理解?

【注入确定性:从零和博弈到互利共赢】

材料三

各个人都在不断地努力为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的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但他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自然会或者毋宁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


——亚当·斯密《国富论》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荀子

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利益不同的利益。……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


——《共产党宣言》

义,反映的是我们的一个理念,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这个世界上一部分人过得很好,一部分人过得很不好,不是个好现象。真正的快乐幸福是大家共同快乐、共同幸福。


——习近平

肇始于亚当·斯密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前提。近年来,西方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权强权等全球治理困境日益凸显,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理论。


(3)综合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三中不同的义利观,分析怎样才能走出全球治理困境。

【贡献中国智慧:新时代的人文经济学】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人文经济学”一词,贡献了破解全球治理困境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材料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赴江苏,亲自擘画了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宏伟蓝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践行人文经济学中,江苏一直走在前、做示范。南京市栖霞区着重打造掌上云社区,开发协商、救助、养老、就医、文旅等八大社区治理应用场景,社区人员在线了解居民诉求、解答居民疑惑、推动社区难题解决,基层智治再升级。千亿服装城常熟,市政府把教育上升到城市核心竞争力高度,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崇文刻入基因。老工业基地徐州,政协委员为转型发展深入调研,谋良策、出实招、使真力,从一城煤灰半城土一城青山半城湖,绿色成为了发展的鲜亮底色……的现代化到的现代化,人文经济学,凝聚起社会发展的磅礴力量,奏响着新时代的弦歌之治


(4)结合材料四,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江苏是如何奏响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弦歌之治”的。
2024-01-16更新 | 1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