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 爱国主义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1609194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电影如何展现国家力量,诠释中国精神?电影《夺冠》作出了很好的回答。影片讲述了几代中国女排的奋斗历程以及她们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感人故事。强大的制作团队和演员阵容,承载了几代人共同记忆的女排故事,国家队现役女排队员的本色出演……这些元素都让这部作品成为国庆档最受关注的影片之一。《夺冠》之所以吸引不少观众走进电影院观看,代入感和集体共鸣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么多年过去了,女排精神始终激励着每个中国人奋力前行。影片中,吴刚饰演的教练嘶吼着:“美国人不会对你手软!日本人不会对你手软!别哭!中国女排流血不流泪!”巩俐饰演的郎平教练说:“放心地去打,放开地去打,豁出去打!”黄渤饰演的教练说:“球可以输,人不能输!”在他们的带领下,中国女排经历高潮和低谷,怀疑和革新,一次次登上冠军领奖台。影片是对中国女排历史上几位功勋人物的致敬,更是对一支传奇队伍的激情侧写,是对永远燃烧的中国力量的呼应。

材料二   中国电影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改革成果,中国电影市场在过去的15年间奇迹般地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票房增长速度,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电影市场。2020年的国庆档取得了39.5亿元的高票房。档期内春节档原预备军《夺冠》《姜子牙》《急先锋》,与为今年国庆档量身定制的《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齐上阵,交出了三部影片观众满意度超85分、两部影片票房超10亿元的亮眼成绩。

《我和我的家乡》《夺冠》和《一点就到家》三部影片均是思想性得分最高。《我和我的家乡》通过讲述不同区域的家乡故事,展现在摆脱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农村的变化。《夺冠》结合人物成长路径及激烈的比赛场景,细腻展现了中国女排40年来的荆棘与荣光,传扬了女排精神。档期内不同类型和题材的影片综合质量过硬,观众反馈以暖心评价,二者形成良性互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女排精神?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为助推中国电影市场回暖企稳建言献策。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

材料一   40年来,深圳从一个边隘小镇变成了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深圳跨越式发展始终与“创新”二字紧密相连。深圳经济特区自设立以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突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敢于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桎梏,不论是在体制改革上还是在对外开放上,都谱写了勇立潮头、严拓进取的壮丽篇章,瞠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改革之路、发展之路、创新之路,探索了无数个全国“第一”的改革举措,创造了惊天动地的“深圳奇迹”。“深圳奇迹”是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奇迹。经过40多年发展,深圳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化特大城市,财富飙升1.2万倍,目前GDP总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2019年达到2.69万亿元,已经超过了香港;人均国民收入排名第一,约20万元;这就是“深圳速度”。“深圳奇迹”是激发人民首创精神的奇迹。40年间,深圳累计创造了1000多项全国第一,通过先行先试,大胆创新为全国提供了许多可复制的成功改革经验。开放、包容、创新文化孕育起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涌现出一大批创新企业和企业家,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之都。这就是“深圳创新”。

材料二 在深南大道,深圳市委大院门前,有一座深圳人最熟悉的铜雕——“孺子牛”雕塑,也有人称它为“拓荒牛”。它重4吨、长5.6米、高2米、基座高1.2米、以花岗石磨光石片为底座;牛头抵地,四腿后蹬,全身紧绷,肌肉线条极具张力,给人竭尽全力的负重感;牛身后则拉起一堆腐朽树根。这座钢雕造型鲜明地体现出深圳人勇于开拓、大胆创新、无私奉献、奋勇前进的精神。


(1)结合材料一,运用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创新对推动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2)特区精神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结合材料二,请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加以分析。
(3)伟大思想源自伟大时代,伟大旗帜引领历史巨变,请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十四五”时期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写两点要求。(要求:综合运用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至少从两方而述评;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40字左右。)
2021-02-27更新 | 45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材料一“我从王先生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爱国。他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新中国成立前他毅然回到祖国,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发展奉献了一生,他所做的工作为我们国家争得了荣誉。”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洁在回忆与“两弹一星”元勋、著名光学科学家王大珩院士的交往时说。

材料二在青年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青年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推动国家进步的一面精神旗帜。古人云:“守志如行路,有行十里者,有行百里者,有行终生者。行十里者众,行百里者寡,行终生者鲜。”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受社会复杂现实的影响,少数青年盲目崇拜金钱,炫耀财富,导致自身的良知被金钱侵蚀,理想信念被金钱扭曲。个别人甚至把利己主义日常化,享乐主义合理化,这是十分危险的。一个青年如果没有爱国主义情怀,就会在混沌的生存状态中失去自我;一个没有爱国主义精神作支撑的国家,就会失去凝聚力和向心力,就无法实现真正的民族复兴。


(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王大珩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
(2)谈谈弘扬这种精神的重要性。
(3)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明在青年中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2017-12-30更新 | 11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踏歌西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64年前,数千名师生响应国家号召,从黄浦江畔义无反顾地奔向条件艰苦的古城西安,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他们用青春和汗水建起了一所享誉国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用激情和奋斗铸就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

可歌可泣的西迁奋斗者始终令人难忘。2020年4月22日下午,正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西安交通大学,亲切看望西迁老教授代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结合材料并运用《哲学与文化》中文化部分知识,说明弘扬“西迁精神”的时代价值。
2020-11-13更新 | 1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