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人民当家作主 >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 我国的国家性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63 题号:16220597

2018年3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三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18年3月2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18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江苏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

2018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2020年6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2021年4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的国家权力是如何运行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决议再次强调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科技发展主要采取以行政命令方式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配置资源的举国体制。这种体制与新中国建设初期资源匮乏、基础薄弱的初始条件相适应,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我国在举国体制下取得的“两弹一星”等重大成就令世人瞩目。

时移则世易,世易则备变。最近数年,我国科技创新大环境发生变化,国际科技分工合作已难于为我所用,我国科技安全乃至发展安全面临重大风险,亟须防范化解。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央重提建立科技创新“举国体制”。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能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集中力量推动科技创新和进步。
2021-03-20更新 | 49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一些人对新冠奥密克戎病毒认识不够,将其视为“大号流感”,认为“动态清零”拖累了中国经济发展。这部分人没有认识到: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且老龄人口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放松防控势必造成大规模人群感染、出现大量重症和病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影响。2022年5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目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疫情的最终走向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远没有到可以松口气、歇歇脚的时候,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

实践反复证明,中国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动态清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14亿多中国人民的万众一心、守望相助,我们一定能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党中央要求“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防疫政策的认识。
2022-07-07更新 | 88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进的力量。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党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正视问题、克服缺点。在筚路蓝缕的石库门,在星火燎原的井冈山,在确定宗旨的延安城,在“进京赶考”前的西柏坡,在青藏高原的“天路”,在大漠深处的航天城,在印下血书的小岗村,在冲破禁区的蛇口,在连通世界的“桥头堡”,在制度创新的“示范区”,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回到历史现场,探究历史脉络,便可找到一个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依然年轻的密码。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到来之际,学习百年党史,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接力棒已经交到当代青年手中。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向上的时代就是青春最好的舞台。在脱贫攻坚主战场,20万驻村第一书记、上百万从事脱贫工作的同志中,青年也是主力军,他们在异常艰苦条件下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护工作的90后、00后超过三分之一,更多优秀青年在抗疫一线火线入党,他们说“我从未如此坚定”“越是艰难越向前”。

材料二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回顾我国13个“五年规划”的历史,从解决温饱问题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至上”这一理念贯穿始终。2020年,无论在指挥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还是在部署抗击暴雨洪涝灾害中,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六稳六保”,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最多的关键词。如今,面对未来五年,人民至上更成为党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的坐标原点。在“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从奔走多地多方调研与基层群众深入交流,到亲自主持召开七场座谈会同各界人士面对面共商国是,再到首次推动通过互联网移动端向网民征求五 年规划编制建议……习近平总书记为科学谋划“十四五”规划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正是对“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倾听“民声”,采纳“民意”,关照“民心”。一份贯穿人民至上”理念“十四五”规划,必将引领中国走向更关好的明天。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阐释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依然年轻的密码。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将“人民至上”理念贯穿“五年规划”始终。
(3)2021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华诞。某校拟举办“颂歌献给党”主题活动,请你为学校策划两个具体活动,要求主题鲜明,操作性强。
2021-05-22更新 | 3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