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 掌握系统优化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2 题号:16235471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我国着眼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推出的重磅举措。当前提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但突出一个“大”字,关键更在一个“强”字。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市场大而不强,内部成本高,结构待优化的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地方制定发展规划时,各顾各的,“各扫门前雪”,甚至互相冲突,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有的地方不考虑自身比较优势,盲目进行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过度同质竞争。有的地方习惯运用行政命令手段,以“内循环”名义搞地区封锁,排斥外地企业产品或服务进入本地市场,即便允许进入也会抬高流通门槛,显著降低其市场竞争力。


根据材料,运用系统优化方法的知识,说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地方政府应具备的哲学思维。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世界经济遭遇重挫,全球需求市场萎缩,国际局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格局。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着力打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满足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强调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不意味着关门封闭,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地联通、促进。


结合材料,“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如何才能正确处理好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系。
2022-01-01更新 | 145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韧性城市”一词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文件中,后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韧性城市”指城市能够凭自身能力抵御灾害,减轻损失,并合理地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锻铸城市韧性,是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实现城市更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需要建立党政有关部门、基层社区、学校、居民、企业物业、第三方监管平台等联动机制,以精细化网格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更重要的是,聚焦“人的城市化”,让韧性始终带着温度落地。


(1)据此,有人认为:“建设‘韧性城市’的价值在于实现城市更高质量发展”,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某同学是学校“模拟政协”社团的成员,他准备在社团活动中提交一份《关于推进我国韧性城市建设的提案》。

关于推进我国韧性城市建设的提案

一、背景

当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如.何提高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推进韧性域市建设.是一项亟待破题的重要任务。

二、存在问题

从规划层面看,没有完全明晰与现有域市规划体系的关系.割裂了与其他城市规划的联系。从理论层面看,在吸取国外经验的同时,尚未发展出适合我国城市情况的韧性城市理论框架体系。从建设路径来看,更侧重直接风险防范、空间规划和硬件设施完善。而对间接风险防控.部门联动机制等重视不够。另外,目前城市和农村居民风险灾害意识薄弱,城市韧性文化尚未在全社会形成。

三.建议


(2)针对问题,帮助该同学完成提案,并简要写出与之对应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2021-07-19更新 | 4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真题 名校

【推荐3】材料一   1981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成为中国每一位适龄公民的法定义务。2019年有国际科研机构发现,世界越来越绿了,中国是促进这一改变的重要贡献者之一,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

坚持不懈植绿造绿、养绿护绿,是中国建设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的有力体现,也成为中国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生动缩影。中国大力推动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向世界递出了“绿色名片”。

材料二   中国积极倡导并推动将绿色生态理念贯穿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主张“把绿色作为底色,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授资、绿色金融,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从柬埔寨额勒赛水电站,到哈萨克斯坦扎纳塔斯的风电项目,再到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州光伏电站;从非洲的气候遥感卫星,到东南亚的低碳示范区,再到小岛国的节能灯……中国通过多种形式的务实合作,推动绿色发展。2021年4月,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进一步倡导“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材料一和材料二涉及了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两种做法。运用哲学观点,分析中国是如何统筹这两种做法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
2021-09-06更新 | 57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