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7 题号:16259631

一段时间以来,究竟是“动态清零”,还是“躺平”“与病毒共存”,引发舆论热议。有人认为“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没必要过度防疫”,也有人担心防疫成本过高,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影响。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医疗卫生条件存在差异,疫苗接种在不同人群之间存在不平衡性,同时老年人口基数大。与病毒赛跑,跑得越快,就越能掌握战“疫”主动权。“动态清零”的精髓,一是快速,二是精准。立足抓早、抓小、抓基础,发现一起就扑灭一起,既能减少疫情对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又能最大限度地平衡社会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是“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的必然要求,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疫情防控策略。


结合材料,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知识,阐明我国实行“动态清零”防控策略的合理性。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加快科技城建设是绵阳肩负的国家使命,建设幸福美丽绵阳市人民群众的期盼。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绵阳是中国唯一的科技城,拥有雄厚的科技资源和人才优势,军民融合是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是科技城建设的重中之重,但同时也存在着军民融合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对此,市委、市政府以创新改革为抓手,集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特别重视培育工匠精神;学习借鉴国内外军民融合发展的先进经验,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项目;鼓励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加快“军转民”、“民参军”步伐;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把绵阳打造成一座创新之城、活力之城、希望之城。
同时,绵阳市委、市政府还持续增加,民生投入,推动教育、医疗、社保事业发展,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和精准脱贫工程;加大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旧城改造,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重视绿色发展,加强环境治理,实施三江六岸主体景观带建设、九州大道园林景观提升等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打造生态文明新家园,让美丽绵阳抬头可见,幸福绵阳触手可及。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观点的有关知识,为绵阳打造“创新之城”, 推进科技城建设提出建议。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让“美丽绵阳抬头可见,幸福绵阳触手可及”的理由。
(3)绵阳市是一座科技之城,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请你为制作“绵阳名片”拟两条公益广告词。
2016-11-26更新 | 35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材料一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大会上讲话指出,要始终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一国两制”的提出首先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香港回归后,我们更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在具体的实践中,必须牢固树立“一国”意识,坚守“一国”原则,正确处理特别行政区和中央的关系。任何危害国家主权安全、挑战中央权力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权威、利用香港对内地进行渗透破坏的活动,都是对底线的触碰,都是绝对不能允许的。与此同时,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两制”的关系应该也完全可以做到和谐相处、相互促进。要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香港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不能偏废,只有这样,“一国两制”这艘船才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
2018-02-26更新 | 149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和合”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富生命力的内核与因子,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国向世界贡献的重要智慧。
“和”的本义是吹奏的乐器,引申为声音和谐;而“合”的原意是器皿闭合,引申为两物相合、彼此融洽。从《国语·郑语》中的“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到《礼记·中庸》中的“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从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道德法度,到董仲舒“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哲学理念,经由宁代理学家诠释,明清思想家发挥,“和合”思想在化解各种矛盾、表达不同群体和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并日益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人文标识和价追求,影响和塑造着每一代国人。
当前,国际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类社会面临着诸如人文缺失、生太羸弱、国际摩擦等共同课题。“和合”思想主张“以和为贵”“协合万邦”,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重“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坚持“和平发展、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的理,这对于打破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壁垒,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国际新秩序具有重大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和合”思想为什么能影响和塑造每一代国人。
(2)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和合”思想是中国向世界贡献的重要智慧。
(3)试就如何弘扬“和合”思想、坚定文化自信,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2017-06-06更新 | 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