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全面依法治国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题型:复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 题号:16267243

依法治国依宪治国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

1.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____________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保障和推动作用。宪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具有________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2.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必须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此举旨在强调(     
A.科学立法B.严格执法C.公正司法D.全民守法
3.(多选)西方有法谚:“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法官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以法律为依据,增强裁判的程序公正,实现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对司法公正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用结果的公正实现程序的公正
B.要做到平等和正当、公平和正义
C.裁判结果合法合理
D.审判以道德为标准
4.(多选)《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第一条规定: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畅通参与渠道,促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依法有序发展,根据环境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这一规定(     )
A.切实保障公民参与基层民主管理
B.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和途径
C.可以为公民参与环保提供法律依据
D.扩大了公民保护环境的政治权利
5.请结合实际生活,列举我国近年在推动依宪治国方面所采取的相关措施(至少列举两条)。

相似题推荐

复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法治强国、渐行渐近

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1.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的《秦律十八种•田律》是一部关于农、林、牧、渔、粮等方面的法令,涉及林木、野生动植物、草地、河道的保护和关于及时汇报雨量和自然灾害的报告制度,这显示出秦国重视农业和生态保育的一面。这表明(     
A.我国战国时期已有完备的法律体系
B.法的内容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C.法律是封建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法在国家治理中具有政治职能,
2.(多选)党和法治的关系始终是我国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第一位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体现在(     
A.简政放权、优化服务
B.领导立法、保证执法
C.科学立法、公正司法
D.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3.为了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这表明(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最高立法权
B.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
C.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
D.全国人大在我国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4.(多选)法治政府就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政府。下列做法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发改委对企业合谋操纵产品价格的垄断行为作出处罚
B.人民法院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审理企业破产清算案件
C.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村务公开制度的落实
D.环保部督促地方政府取缔被国家列入淘汰范围的高污染企业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营经济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但在新形势下,民营经济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既有体制、政策等制度因素,也有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等自身因素,这制约着我国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颁布实施民法典,修改反垄断法,基本建立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主干、以各类政策文件为补充、以地方优化营商环境立法为支干的立法体系,以法治护航民营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同时也要求,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筑牢依法合规经营底线,做到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让企业发展成果惠及人民。
综合运用所学内容,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原则”的角度,论述全面依法治国助力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①论证结构包括:总论、分论点、理论论证、事实论证
②事实论证可以使用19到22题的内容
2023-08-03更新 | 81次组卷
复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扬帆奋进新时代书写法治新篇章

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建设社会主义_______
2.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法系源远流长,我国最早制定成文法是在(     
A.春秋战国时期
B.西汉时期
C.秦统一六国时期
D.唐朝时期
3.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已生效的法律共有260多部,其中绝大多数是改革开放以来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这体现了(     
A.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发挥了立法职能
B.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正逐步落实
C.法律成为调整社会关系的根本手段
D.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取得巨大成就
4.(多选)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展开。下列行为与之一致的是(     
A.人民: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B.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
C.监察委:坚持科学民主依法立法
D.法院:推进公正司法维护正义
5.建设法治中国是系统工程,既需要党和国家的统筹与规划,更需要公民与全社会的参与与推动。
(1)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同时,这体现了全国人大行使的主要职权是最高_______
(2)由“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制”与“法治”一字之差,说明我国(     )
A.法制建设已由立法为主进入立法与执法并重阶段
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成果丰硕
C.已完全做到了有法必依和违法必究
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相当完备
(3)(多选)青少年在宪法的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崇尚宪法,维护宪法权威。下列做法恰当的是(     )
A.认真学习宪法,树立宪法观念
B.为修改宪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C.积极参加普法活动,促进宪法宣传
D.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宪法,按宪法规定办事
2022-07-12更新 | 61次组卷
复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良法善治、呵护未成年人成长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在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1.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为未成年人成长织牢“安全网”,彰显国家法治进步。如上图所示,这一评价首先高度肯定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修订过程中恪守(     
A.科学立法B.严格执法C.公正司法D.全民守法
2.从作出修改决定到表决通过修订案,历时8年,可想修订任务之艰巨。
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相关内容,提出一条造成“任务之艰巨”的可能原因。
3.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实施。
(1)(多选)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了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防止校园欺凌等方面的规定,具有鲜明时代性。从这一侧面可看出,修订法之所以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在于(     )
A.反映实际B.遵循规律C.尊重人民D.聚焦量变
(2)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了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防止校园欺凌等方面的规定,具有鲜明时代性。”体现了(方法论)______。请概况材料,完成上述判断。
4.有专家指出,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未成年人的保护法将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为基础加以落实。以良法之治角度来看,这意味着接下来要(     
A.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机制
B.进一步修订地方未成年人保护条例
C.加强监督体系推进未成年人的保护
D.建立配套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
5.“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     
A.依法治国B.以德治国
C.人治D.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6.(多选)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表现在(     
A.确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B.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人权法治保障达到了新高度
D.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已经建成
7.(多选)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原因是(     
A.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法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8.关于全民守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全民守法是指全社会成员都遵守法律,没有违法犯罪的社会成员
B.推进全民守法是指全社会成员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
C.全民守法要求,当个人利益遭受侵害时,应理性维权
D.推进全民守法要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9.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新的法治政府建设纲领性文件,可以更好地发挥法治政府建设在保障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体现了(     
A.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C.经济社会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10.从严治党,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这体现的原则是(     
A.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
B.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C.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自由和法治相统一
2023-05-17更新 | 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