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活与消费 > 消费 > 常见的消费心理 >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7 题号:16285563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   甲大学学生食堂推出的“拼餐”售卖方式,大学生三五人围成一桌,个个吃得欢快,盘盘吃得干净。乙大学学生食堂在微信订餐端增加了“小份饭”选择,饭菜按重量计价,学生按需取用,受到学生欢迎。

材料二   某调查表明:90%以上学生过生日都要互相宴请、购买礼物赠送,且宴请规模不断扩大、赠送礼物逐步增多。平时节日,98%以上同学都互送贺卡,且档次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贵。原因是同学们都这么做,不请不送丢脸面。


(1)常见的消费心理有哪些?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消费心理?
(2)青年学生应当树立哪些正确的消费观?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党和政府强调在做好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为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服务。如创造良好的商环境,给“地摊经济”松绑,扶持“直播带货”等电商新业态,有效推动复商复市。习近平总书记与直播带货村民亲切交谈,100多位县长、市长走进直播间为当地产品“代言”,央视首次公益直播为湖北带货超5亿元、吸引数千万观众,钟南山院士献出个人直播带货首秀为果农脱贫助力……大数据监测显示,今年一季度电商直播带货超过400万场。

直播带货,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使用直播技术进行在线商品展示、咨询答复、导购的新型服务方式,由网商自己或职业主播甚至知名人士进行推介。上班族一般锁定在晚间观看直播,设定多个直播间自动切换,在丰富的展品中边看直播边下单。专属优惠券、秒杀活动和敢说真话的主播们,都进一步增添了直播吸引力。直播带货方式的兴起,是以畅通的网络、快捷的支付以及飞速的物流发展为依托,加上直播本身具有互动感,众多网友的集体参与也带来了从众心理的产生,价格优势、主播个人魅力等往往也成为直播带货的亮点。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企业、商户、农户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获得订单,缓解现金流的压力,这对于稳步推进复工复产具有积极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直播带货模式的促销优势以及开展公益直播带货的经济效益。

材料二:“公筷公勺摆上桌,分餐进食好处多。”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守护平安的良方妙药。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深刻而全面的“餐桌革命”,推行“公筷制”“分餐制”,让公筷公勺分餐进食成为文明标配。不少人认为,围在一起不分彼此地吃饭,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习俗,推杯换盏、筷来箸往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分餐与共食的冲突,体现的是现代饮食观念和传统人情社交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让公筷公勺分餐进食的推广踟蹰不前。公筷公勺分餐进食是一场“新生活运动”,全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既需要民众的自觉努力,也需要政府部门的有效引导。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要让公筷公勺分餐进食成为文明标配。
2020-09-16更新 | 187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阶梯水价是对使用自来水实行分类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的俗称。实行阶梯水价,能够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因素在水资源配置、水需求调节等方面的作用。下表是某市水价改革后阶梯水价收费一览表。

用水类型阶梯水价分类水价
居民生活用水第一阶梯:每户每月用水量26吨以下1.98元/吨
第二阶梯:每户每月用水量27到34吨,含34吨2.97元/吨
第三阶梯:每户每月用水量34吨以上3.96元/吨
非居民生活用水经营服务用水、工业用水……3.46元/吨
特种用水洗车、健身室等行业用水20元/吨

注:表中居民生活用水量,以4口及4口以下家庭为单位,第一阶梯用水量原则上按覆盖80%居民家庭用户的月均用水量确定。三类用水价格较改革前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材料二   某校高二(一)班举行了一次有关中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其中的一个小组收集到本班小王同学消费状况。

8月家庭收入8月份该同学消费支出8月份该同学资金情况
父亲
工资
母亲
工资
生日
请同
学吃饭
同学
互送
礼品
买个
性化
服饰
买MP4伙食费
支出
向父
母要
向别
人借
700元500元150元60元100元300元220元600元230元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该市实行阶梯水价改革对居民消费、对用水企业生产、对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的图表信息,分析判断小王同学可能存在什么样的消费心理。
(3)如果就小王同学的消费让你与他进行一次谈话,请写出你的谈话要点。
2021-09-21更新 | 116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推荐3】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与其自身散发出来的独特气质,早已风靡全球,形成了一种独有的“骑行文化”,更成为了许多国家在节能减排的历史实践中取得的精神财富。
材料一     最近,公租自行车和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参与。


注:共享单车——通过手机下载网约单车APP后,实名注册并缴纳99—299元保障金,打开APP,软件自带的实时地图就可以查看到附近可租用自行车的分布。点击屏幕上任意单车图标,会显示用户与这辆自行车的距离、路线、步行所需时间。找到选择的车后,通过扫描车身二维码,打开车锁,系统便开始计费。到达目的地后,停在规定的白线停车区域,手动落锁,APP就会自动计算骑行时间和路程。
(1)公租自行车、共享单车,你更看好哪种共享方式?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予以说明。
材料二   共享单车在给市民提供出行便利的同时,也遇到了各种尴尬:乱停乱放给城市“添堵”,私加车锁,别人没法用,恶意破坏,乱贴二维码……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克服上述尴尬?
材料三   自行车自18世纪诞生以来,深受人们喜爱,已经是人们运动、环保出行的最佳选择。

(3)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以“自行车发展史”为题,写一篇短评。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证合理,200字左右。
2017-03-06更新 | 5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