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全面依法治国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 科学立法 > 科学立法的内涵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78 题号:16289640
从制定反食品浪费法减少“舌尖上的浪费”,到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减轻家庭负担,再到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剑指“大数据杀熟”等难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立法中不断得到回应,法治托起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说明(     
①法是我国全体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②法的内容取决于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应与时俱进
③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要坚持良法善治
④法律是治国之重器,立法方式要根据社会情况作出调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一生各阶段的权利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它是一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事关每个公民漫长人生岁月的切身利益保障,与每个人的生活工作休戚相关。可见(       
①民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根本性地位
②民法典能够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③民法与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密切相关
④民法典开创了法典编纂司法的先河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2-01-14更新 | 15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进入新时代,为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积极探索创新,不断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制定专项立法修法工作计划,突出重点难点,对一些立法难度大、意见分歧大的领域,发挥人大主导作用,组建专门的立法工作机构,针对特定任务,集合专业人员,群策群力应对立法挑战。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不断改进立法工作(     
①集中民智,能够促进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
②抓住要害,能够提高立法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③尊重民意,将群众意见作为立法的基础和依据
④创新方法,为实现良法善治创造了根本制度前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15更新 | 18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报告中指出,2021年人民法院把办好代表和政协委员饱含民声民意的399件日常建议和153件提案转化为具体措施,并邀请代表和委员旁听庭审、见证执行、视察法院,让司法活动始终置于人民监督之下。这意味着(     
①提高了司法公信力,维护了司法权威
②公正司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
③扩大了公民的监督权,将有力推进司法民主
④人民法院坚持办案程序公正、办案结果公正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2022-07-18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