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全面依法治国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 科学立法 > 科学立法的内涵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9 题号:1630448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2014年11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总则。2019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由民法总则与经过常委会审议和修改完善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合并形成的民法典草案,并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民法典草案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今年两会期间,根据各方面意见,又作了100余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10余处。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民法典的颁布,是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全面依法治国持续推进的生动写照,也是我国民法理论和话语体系不断发展的有力见证。专家指出:民法典的编纂是我国科学立法的典范。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立法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说民法典的编纂是我国科学立法的典范。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坚持立法先行。

探究目标:

以坚持立法先行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与法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基层立法联系点,全过程人民民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有关知识把握,考查学生调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境呈现:

近年来,山东省人大常委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的要求,在立法过程中,健全立法体制机制,通过网上征求意见、召开立法座谈会、专家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和吸纳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

《山东省长岛海洋生态保护条例》的制定事关长岛人民切身权益,各种利益诉求交织复杂,社会关注度高。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创新工作方式,将立法听证会开到渔民家门口,在长岛当面听取当地渔民、养殖户、导游、渔家乐从业者和有关管理部门代表、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并据此对条例作出修改,实现了立法的“最大公约数”。


议题探究:
(1)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阐述健全立法体制机制对实现立法的“最大公约数”的意义。
(2)法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就是为了推进科学立法。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对此加以评述。
(3)说明我国立法工作为什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022-11-04更新 | 12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出新的要求。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

修改立法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全面领导,通过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实施。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不断拓展和健全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形式。三是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总结吸收立法工作实践经验,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完善立法体制机制、明确相关工作要求。四是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坚持立法和改革相辅相成、同步推进、内在统一,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五是遵循宪法的原则和规定,注意处理好与近年来新修改的全国人大组织法、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地方组织法等法律的关系,做好衔接,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修改是全面依法治国原则的生动体现。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3-07-06更新 | 3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理标志是一种表明产品地理来源的标志,也是特定产品的品质证明。近年来,随着人们的法治意识和品牌意识不断提高,地理标志注册数量不断攀升。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和保护机制,商标被冒用、地理标志使用混乱等问题接踵而至,其中涉及地理标志产品“碰瓷式维权”现象更受到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如一些商家恶意抢注,模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边界,甚至冒用或伪造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因而,对地理标志产品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势在必行。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在国家战略层面对地理标志保护作出顶层设计。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的《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强化地理标志保护监管。202421日起施行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新增了违反法律、违背公序良俗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等六种不给予认定的情形,从源头上阻止各种误导地理来源的虚假标示;同时,扩大了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范围,明确了四种针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侵权行为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罚措施,加大了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加强保护地理标志产品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
2024-05-02更新 | 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