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经济全球化 > 走进经济全球化 >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 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全球化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5 题号:16423093

市场,是全球最稀缺的资源。我们必须发展好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我国的石油、铁矿石储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25%,且存在品位不高、利用率较低等问题。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油和铁矿石进口国,对外依存度高,且进口来源国较为集中。2020年至今,因全球原油、铁矿石等市场供需缺口大,涨价幅度高,再叠加俄乌冲突、疫情等不确定因素,我国原油、铁矿石等初级产品供应已拉响安全警报。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为我国保障原油、铁矿石等初级产品的供应写一份建议提纲。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20字左右。
21-22高二下·黑龙江哈尔滨·期末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当前,受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影响,多边贸易体制面临停摆威胁,商品和要素流动存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为适应新形势、把握新特点,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央作出“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的重大部署。

目前,流动型开放的红利已释放得比较充分,制度型开放则可以引进更严格的国际标准,同时积极参与相关国际规则的制订或修改,提高规则变革中的话语权,为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释放出源源不断的制度红利。我国正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立足国情,对标和对接国际通行的市场规则,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扩大外商投资市场准入,做到“非禁即入”,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通过“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知识,分析我国实行制度型开放的原因。
(2)请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回答上述中国做法体现的哲学道理。
2021-02-09更新 | 5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下调2023年全球GDP增速预期,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正在上升2022年9月,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表示了对全球经济重现20世纪80年代滞胀的担忧。受疫情影响,市场需求疲软,欧美经济增长出现负值,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的压力大。欧美多国通胀居高不下,欧洲央行和美联储都采取了激进加息举措来吸引国际资本发展经济。

欧美加息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困境,这些国家需要更多借债,但是既借不到,又没能力还债,重债国家的发展举步维艰。由于美国大幅加息,人民币对美元在加速贬值。到2022年9月,年内对美元累计贬值超过12%。2022年1~8月,我国CPI同比上涨1.9%。专家指出,中国拥有充足政策工具可以将人民币汇率控制在对主要货币有涨有贬总体可接受范围内。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分析欧美加息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影响。
2023-02-16更新 | 8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14年12月和2016年11月,李克强总理先后两次访问了哈萨克斯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哈萨克斯坦资源丰富,但经济门类相对单一,轻工、机电、日用消费品产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作为合作的另一方,中国有充足和高水平的装备产能,可以在哈萨克斯坦以多种方式参与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生产以及火电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合作,助力哈萨克斯坦工业化进程,推动中国装备“走出去”,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正如中国驻哈大使张汉晖发出的感慨,“李克强总理两次到访哈萨克斯坦都是冬天,但却开启了中哈产能合作的春天!”
(1)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对我国企业成功经营的启示。
(2)运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说明李克强总理的两次到访“开启了中哈产能合作的春天”。
2017-05-07更新 | 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