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人民当家作主 >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 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
题型:主观题-辨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7 题号:1647556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8月1日,《苏州市太湖生态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以立法形式保护太湖岛屿的生态,是苏州首次,也是江苏首例。作为一部“小切口”“小快灵”的精品立法,该条例由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制定颁布,为太湖生态岛的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条例》制定过程中,共召开各类座谈会、征求意见会,推进会22次,开展实地调研6次,集中修改、完善5次,收集各方意见建议近800条,采纳或部分采纳600多条,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各界共识,形成“最大公约数”。这适应了新时代发展进步的要求,在推进苏州治理现代化中展现出独特优势,为地方人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有益借鉴。


有人据此认为,只要充分发扬民主就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明确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四项原则之一,充分彰显了机构改革的人民立场和价值取向。此次机构改革调整,着力在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医疗保障、退役军人服务、移民管理服务、生态环保、应急管理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领域加大机构调整和优化力度,组建了一批新机构,强化了政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职能,真正做到了聚集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既适应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为什么机构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说明如何贯彻落实这一思想。
2018-11-14更新 | 34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各司其职,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各项权力的制度。

材料二   人大代表在分组审议并提出修改意见后,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通过“一府两院”工作报告。

材料三   20213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帷幕。会前,人大代表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联系群众,就热门话题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35日,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十四五”发展大计,共谋改革发展新篇,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311日下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闭幕。大会表决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关于修改全国人大组织法的决定以及关于修改全国人大议事规则的决定,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等。


(1)材料一体现的是我国的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体现出人大代表行使了哪两项职权?
(3)结合材料三,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保障人民权益的?
2023-06-19更新 | 5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18年3月5日一2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共有各地选举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980名参加.会议选举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经过投票表决,决定李克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
(2)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故步自封。我们应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19-10-06更新 | 1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