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0 题号:1654515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 国有经济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国有大型企业作为主要力量完成了许多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如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2.6万元,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我国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4亿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按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8 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降至166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10.2%降至1.7%,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划上句号,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的知识,分析我国能够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深圳是中国民营企业第一城。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为民营经济提供茁壮成长的热土,不断厘清市场和政府的边界,营造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优化企业至上的市场化环境,尊重企业、尊重企业家的理念,同时,推进更深层次的政务服务管理改革;优化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以法治创新为引领,用足用好特区立法权,不断健全营商环境法律制度体系;优化开放便利的国际化环境,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瞄准打造国际一流投资环境,放宽外商准入限制。深圳用营商环境的青山绿水换取民营经济的碧波荡漾。

深圳民营经济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生动缩影,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改革开放是一条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1)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从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角度,分析深圳是如何用营商环境的青山绿水换取民营经济的碧波荡漾的。
2022-01-27更新 | 13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何结合国情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既然是探索,就会有失误。我们党在取得探索成果的同时,从1958年以后也开始出现失误甚至是严重失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我们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富国大业。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原因。
2021-10-28更新 | 7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鲜明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必须时不我待抓好脱贫攻坚工作。

2012年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2013年,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创新扶贫工作机制。2015年,党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攻令。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进行全面部署,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2020年,为有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特大洪涝灾情带来的影响,党中央要求全党全国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做好“加试题”、打好收官战,信心百倍向着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进军。8年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中国创造减贫奇迹的必然性进行论证。
2021-12-03更新 | 1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