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人民当家作主 >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 我国的国家性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8 题号:1662329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3月,郑州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外防输入压力持效增大。为有效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切实维护社会秩序,3月30日,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郑州市人民检察院、郑州市公安局联合发布《关于依法严惩违反疫情防控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对疫情防控期间进入公共场所时拒不扫码登记、不按规定戴口罩、拒不参加统一组织的核酸检测、刻意隐瞒行程、单位或市场主体不履行疫情防控责任,这五种妨碍疫情防控的行为,一律认定为“属于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行为,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的规定依法处罚;引起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条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河南郑州采取以上举措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1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它以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为重要表征,以多种制度协同配合为保障。因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加强党委的领导,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结合材料,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角度分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合理性。
2020-03-28更新 | 16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5月8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听取汇报,作出重要指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两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并作出决策部署,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坚定信心、顾全大局、自觉行动、顽强斗争,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取得初步胜利。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胜利的原因。
2021-01-25更新 | 11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关乎公民的切身利益。编纂民法典,一个国家法律传统和法治信仰的生动写照,映射出一个民族的不懈奋进。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

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民法总则,民法典编纂顺利迈出第一步。全国人大常委会10次审议,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3次组织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针对意见反映集中、争议较大的问题专门召开座谈会,进行了一场广泛而热烈的“民法典大讨论”。立法工作者深入基层,广泛吸纳各方意见,让立法理念与社会发展同步,法律条文与百姓期盼同频。

2019年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民法典草案的议案,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民法典草案进行了认真审议和热烈讨论。根据各方面意见,草案又作了100余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40余处。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2879票赞成、2票反对、5票弃权,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2021-04-11更新 | 3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