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我国的经济发展 > 贯彻新发展理念 > 贯彻新发展理念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1 题号:16649966

情境一   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时时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某政治学习兴趣小组开展了“畅想碳达峰、碳中和”主题征文活动,有同学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写道:我穿越到2060年,坐着无人驾驶的氢能汽车去工厂上班,马路上看不到一辆燃油车,全是氢能车和电动车,到工厂后所有的生产环节都执行碳中和标准,没有一丝排放。中午工作累了,拿着可降解的吸管喝一杯饮料醒神,畅想着去中西部的光伏和风电景区去旅游。绿色成为了我视野中的主色调,空气里都是清新的树木味道……

情境二   尽管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道路上前景光明,但我国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单位GDP能耗高,企业绿色转型的积极性不高,乱排乱放的现象时有发生,铺张浪费、奢靡之风依然存在……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并解决下列问题
(1)为什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2)解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道路上存在的诸多矛盾,分析说明我们应如何解决这些矛盾?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限塑令”实施已近十年之久,呈现出虎头蛇尾的过程:如今各地对市场不再进行督查,“限塑令”名存实亡;商家以此为借口对塑料袋进行收费且已然沦为“卖塑令”;社会各界环保意识普遍不高,限塑令的颁布和实施没有得到足够的社会关注。而且,旧问题没有解决掉,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快递包装袋、塑料餐盒的污染问题,令“限塑令”的压力陡然增加,对“限塑令”范围进行扩容,加大“限塑令”执行力度,防范白色污染扩大化,亦迫在眉睫。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消费的角度支出塑料袋仍是不少消费者购物的刚性“需求”的原因。
(2)运用市场配置资源的知识指出改善材料中问题的具体对策。
2018-06-14更新 | 12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然而,我国近年来虚拟经济快速发展.而实体经济呈现明显下降态势:增长放慢、收益下滑,内生动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低端过剩、高端不足。

2018年首次国务院商务会议的首个议题,是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李克强总理强调,本届政府开门第一件事,就是做好“简政”这篇文章。下一步要对企业开办、纳税、施工许可、水电气报装、不动产登记等事项大幅度精简审批、压缩办理时间;进一步清理取消经营服务性收费和行业协会商会收费,降低通关环节费用;抓住一些关键环节在“证照分离”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领域积极推进;政府要严守承诺,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对企业不公平的对待或搞地方保护;保障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资质许可、政府采购、科技项目、标准制定等方面公平待遇,坚决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和限制竞争的行为。

为推动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多项措施,其中出台的分配政策强调,加大对知识产权及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力度,对符合条件的股权奖励、分红激励以及科技成果投资入股等实施纳税优惠等政策;技术开发、服务等活动的奖金提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执行。


结合材料和经济知识,说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市场经济理论依据,并说明实行上述分配政策对加快发展实体经济的激励导向作用。
2019-02-21更新 | 56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鲜明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必须时不我待抓好脱贫攻坚工作。

2012年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2013年,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创新扶贫工作机制。2015年,党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攻令。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进行全面部署,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2020年,为有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特大洪涝灾情带来的影响,党中央要求全党全国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做好“加试题”、打好收官战,信心百倍向着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进军。8年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中国创造减贫奇迹的必然性进行论证。
2021-12-03更新 | 1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