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 题号:16658053
以“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为主题,班级内举行一次研讨会。最后以小论文(2000-3000字)的形式汇集整理出一期壁报。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0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来自中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这是屠呦呦通过前往看望她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向外界表达的获奖感言。
她说:青蒿素这项生物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这也标志着中国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屠呦呦还说,“这次获奖,说明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但也不是捡来就可以用。”
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世界数亿人因此受益。目前,一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方案。
(1)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如何对待中医药文化?
(2)从辩证的角度分析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措施及其原因
(3)从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成功中,你有哪些人生感悟?
2016-08-25更新 | 9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文物展览承载历史文化、传承灿烂文明,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增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载体。文物展览已然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金色名片”。进入21世纪,中国文物开启跨文化交流新阶段,从讲好中国故事,到讲好世界文明故事,再到讲好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故事,实现了从“我是谁”到“我与世界”的转变。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各方应持续深化国际合作,在人员交流、联合考古、保护修复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积极推动亚洲国家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合作平台的搭建,守护好属于全人类共同的遗产。

材料二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及当地居民的意愿,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载体,是项目开发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应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主体。政府、文化教育机构、传承人和旅游企业,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认真落实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坚持原真性基本原则,用好文化空间、传承艺术风格。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居民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想法,在设计规划阶段要充分采纳、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及当地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科学合理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知识分析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如何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
2024-04-17更新 | 4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中国已经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需要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更好地了解世界。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催生了如短视频、直播业、吃秀、抖音等等的发展,捧红了一大堆各类网红。而这众多达人中,李子柒算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从酿酒、熬红糖、做糕点、烤全羊,到造纸、蜀绣、制墨、做秋千、做竹子家具……她的视频把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借助于现代视频制作技术与社交媒体呈现出来,不仅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一系列的创新,更具有打动人心、引起情感共鸣的力量,比如对大自然的向往、对天然美食的青睐、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对祖孙亲情的动容等,光影之间,流动着烟火气和田园气息,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窗口。

然而,创新从来不是容易的事情。李子柒每条视频巨量播放量背后,是笃信坚守的工匠精神指引下对内容的精益求精。在每一条视频背后,都是反复尝试和长期艰苦的付出。在这种“慢工细活”模式下,李子柒稳定地实现了高质量的作品产出。不论是劳动成果还是视频作品,李子柒都把“工匠精神”诠释到了极致,创作出了被网友称为能媲美“舌尖上的中国”的艺术精神。正如央视这样评价李子柒,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李子柒是如何讲好中国文化,推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
(2)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需要弘扬和坚守“工匠精神”。请从辩证唯物论角度说明其合理性。
2021-11-09更新 | 1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