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运动的规律性 >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90 题号:16678745

最近网络上出现一个热词:45°人生,指的是“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的尴枪境地,反映出面对“白热化”的竞争压力,部分年轻人陷入一种弥漫性焦虑与无助的状态。其实,45°人生也可以不一样:

◆找准“蓄势点”,让45°人生更奋发。45°是蹲踞式起跑姿势,是人蓄势待发、奋起追梦的状态。精准挖掘自我禀赋,练就核心竞争力,不断为自己充电、积聚能量、提高能级,让45°人生厚积薄发。

◆找准“平衡点”,让45°人生更从容。在复杂的环境中,作为年轻人要理性地去探索世界、认识自我,自信从容,合理规划人生目标,找到自己的节奏,找到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蹄疾步稳地走到更远。

◆找准“不足点”,让45°人生更虚怀。45°通常是人鞠躬时的一个角度,更是一种谦逊而无畏的人生姿态。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年轻人要常怀远大理想,常怀谦卑敬畏之心,做到平和而执着、谦虚而无畏。


请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为何45°人生也可以不一样。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团结奋斗建伟业

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这是历史的深刻昭示。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统一、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响应“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号召,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铸就了团结奋斗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团结奋斗精神印刻在“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红军战士身上,凝结在“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建设者身上,展现在“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两弹一星”研制者身上,书写在“杀出一条血路来”的改革开拓者身上,定格在1800多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献出宝贵生命的党员、干部身上,激扬在面对疫情坚守岗位、一往无前的最美逆行者身上……


(1)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理解。

团结奋斗创未来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们今天所要创造的复兴伟业,不是在风平浪静下的马到成功,不是在鲜花掌声中的乐享其成,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见及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发扬团结斗争精神。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


(2)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分析说明“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这一论断给我们的启示。

巩固人民大团结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要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3)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3-05-30更新 | 51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09年11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参加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基础四国”气候变化部长级协调会的外方代表和七十七国集团的代表。温家宝说,气候变化问题关系各国发展和人类生存,需要全球合作应对。中国政府从本国国情和长远利益出发,本着对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负责的精神,制定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
结合材料,运用主观能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的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面对气候变化问题应如何制定政策措施。
2010-05-05更新 | 59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主动精神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深刻把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立足所处的历史方位,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善于抓住历史机遇,主动担当历史使命,勇于开创未来的精神品质。新时代弘扬历史主动精神,必须深刻认识我国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各项工作必须以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社会问题,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奋斗创造,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保证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知识,说明新时代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应怎样弘扬历史主动精神。
2023-06-17更新 | 1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