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全面依法治国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 科学立法 > 推进科学立法的要求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1 题号:168710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主流媒体刊登文章,对2022年5月份流行的假科普真谣言逐一进行盘点。一个个谣言被脱去“科普”外衣,露出荒谬的本来面目。“假健康科普”之所以得以流行,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吸引眼球,赚取流量。一些“假科普”文章专门选择公众关心的话题,蹭热点、搭便车,以提高其阅读量和点击率。疫情发生以来,类似“喝茶能够防治新冠肺炎”“勤洗热水澡可以消灭新冠病毒”的谣言不胫而走,就是鲜活的例子。二是贩卖焦虑,兜售产品。许多“假科普”网文出自医药公司的营销团队、广告公司的专业写手,开头“科普范儿”十足,然而不久就话锋一转,瞄准一些热衷于养生或者病急乱投医的中老年人,大肆推销某种药品或者医疗器械。


针对材料中假科普真谣言的流行,你认为国家和社会应该如何作为?请你从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角度就此现象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坚持绿色发展。

材料一   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实施。当天,农业农村部会同公安部联合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等省区,同步启动“中国渔政亮剑2023"黄河禁渔专项执法行动。农业农村部和公安部要求沿黄各级渔业渔政和公安部门,强化常年禁渔和区域禁渔执法监管,严厉打击偷捕、破坏栖息地等违法行为。开展跨区域和跨部门联合执法行动,从黄河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流域性、系统性出发,共同维护好禁渔秩序。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阐述开展黄河禁渔专项执法行动的意义。

材料二   某地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利用省专项资金,建设海滩红树林综合利用实验基地,探索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共生的生态型经济,开发出高附加值的生态产品,打造标杆海产品牌,形成产业集群:通过加快建设海洋碳中和试点城市,积极推动开发红树林、盐沼、海草床、渔业等海洋碳汇项目,加快推动海洋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走出一条红树林保护和水产产业发展双赢的新路子,建立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对该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以评析。
2023-07-10更新 | 140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近年来,浙江省始终坚持党管体育重大政治原则,要求各市体育系统主动把体育事业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努力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浙江省紧紧抓住亚运契机,掀起一股全民运动的热潮。然而,多地在筹备亚运会过程中还是暴露出全民基础健身资源不足、体育资源结构不匹配、地方性法规不完善等问题。在亚运会结束后,如何持续“亚运热”,更好发展体育事业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浙江省应如何更好应对体育事业发展中的挑战。
(2)为持续“亚运热”,某中学决定举办“强国有我意拼搏,乘风破浪健体魄”主题活动,请设计一项有特色的活动形式,并结合学科知识,阐述开展此活动的目的。
2023-10-09更新 | 25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1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实现公民权利保障的法治化,并提出编纂《民法典》的立法任务;2016年6月至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3次审议民法总则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到基层进行实地调研;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19年8月23日,《<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新增多个内容,包括:明确人格权范围,重新定义隐私权,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等。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结合我国《民法典》的制定和通过,谈谈对实现科学立法的认识。
2024-01-26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