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逻辑与思维 >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办法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2 题号:169492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8月3日,中共中央台办发言人受权就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发表谈话,指出:“台独”分裂是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是民族复兴的严重隐患。极少数“台独”顽固分子大肆进行“台独”分裂活动,甘当外部反华势力马前卒,处心积虑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其“台独”分裂言行公然挑衅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公然挑蚌国家法律尊严,严重危害台海和平稳定,严重损害两岸同胞共同利益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必须依法予以严惩。

国家追究“台独”顽固分子刑事责任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如下:

★宪法明确规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反分裂国家法、国家安全法明确规定,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履行法定义务或者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刑法明确规定,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以分裂国家罪定罪处罚;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以煽动分裂国家罪定罪处罚;与外国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上述罪行的,依法从重处罚。

(1)凡是以身试法的“台独”顽固分子,我们将采取刑事惩处措施,依法严惩不贷,依法终身追责。结合材料并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该观点推理结构是否正确。
(2)结合材料并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的知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坚决反对一切分裂中国的图谋和行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京沪高铁全长1318公里。京沪高铁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次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一直备受关注,何时开通、速度多快、票价多少等问题更是旅客关注的焦点。为了适应旅客的不同需求,京沪高铁将开行时达300公里和250公里两个速度等级的列车,初期每天开行90对左右,包括京沪一站直达、省城之间直达和沿线车站交错停车三种模式。全国所有动车组列车实行购票实名制。届时旅客需持身份证、军官证、户口本等有效证件购票。

材料二   甲举办课外兴趣小组聚会,对乙说:“如果我请你,你一定要来。”对丙说:“只有我请你,你才来。”对丁说:“当且仅当我请你,你才来。”事后,甲邀请了丙,而乙和丙都来了。


(1)上述材料中包含复合判断的哪些形式?
(2)说一说材料二中来的是否该来,没来的是否不该来为什么?
2022-08-22更新 | 14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近日,我市法院审结一起高空抛物、坠物损害责任纠纷案。现将案情回顾如下:

【庭前准备】2022年4月4日,原告张某在位于扬州市B区的某小区,被7号楼(共11层)从天而降的一包腻子粉砸中受伤。事故导致张某身体多处骨折及其他损伤,花费了约1万元的医疗费、护理费。同时医生建议其卧床休息3个月,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干重活,最终损失了1万元。小区内调取的监控只能拍到1-5楼的情况,从监控视频中可以看到,这包腻子粉是从更高的楼层被扔下的。大家又都纷纷否认腻子粉是从自己家里扔出的。无法确定“罪魅祸首”的情况下,张某欲将该号楼6-11楼的业主以及小区物业一起告上法庭。


(1)张某委托邻居写了一份民事起诉状,某同学发现诉状理由中有两处表述错误。请运用所学《法律与生活》的知识,找出错误并说明理由。

诉讼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行为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根据民事诉讼无过错侵权责任原则,“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所以原告向被告提出获得赔偿的请求是完全合法、合情、合理的。

综上所述,原告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现依法向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恳请人民法院支持原告全部诉讼请求。

【调查取证】法院和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在入户勘查中,有一位住户甲向工作人员提供了充分可信的证据并提出如下主张:

只要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则一定会承担侵权责任;

事故发生期间,我们有证据证明我们无过错;

所以我们不承担侵权责任。

(2)结合材料,说明上述推理是否有效并分析其推理结构。
2022-06-29更新 | 66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事情的起因:年迈的老张当年决定在孙子小张上小学前,将名下一套学区房转给小张。于是老张与小张父亲大张前往房管局签订了二手房买卖会同,成交价为10元。将房屋过户到了小张名下。3年后,老张与儿子发生家庭矛盾。老张陈述其将案涉房屋过户给孙子系为其入学所需,起诉想让房子重新回到自己名下。而小张及其父大张则认为双方在办理案涉房屋过户传登记时小张已经入读该房屋对应的学校,案涉房屋过户系张某的自愿赠与。双方对案涉房屋过户给小张的真实原因各执一词,但双方均认为签订二手房买卖合同时不存在真实的买卖合意。

《民法典》相关内容:

第五百九十五条: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第六百五十七条: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第六百五十八条: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第六百六十三条: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思考:有同学根据民法典相关内容,得出以下观点,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作出评价。A.民事活动中的合同,不是买卖合同,就是赠与合同。B.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不可以撤销的不是依法不得撤销的赠与合同,则是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

2024-03-29更新 | 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