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 联系的普遍性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44 题号:16962860

胸怀千秋伟业,回答时代之问。

2022一路走来,世界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叠加,单边主义到处搅局,俄乌战争旷日持久,能源危机急如星火,种种赤字不断扩大,人们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追问从未如此强烈。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问,中国坚定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定不移同各国人民一起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全球摆脱当前危机提供了思路,为重塑后疫情时代的世界指明了方向。

恰是大国崛起,开拓新的征程。

2022高歌猛进,继2021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2022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柳暗花明。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对未来中国、世界展望:

2022年,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疫情防控愈战愈勇。局部战争阴云笼罩,引发全球性能源危机。疫情、战争启示世人,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互通、休戚与共的地球村里。各国紧密相连,人类命运与共。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成为国际社会必须解答的一道时代课题。

展望未来,从双边对话、多边舞台到主场外交,习近平主席以宏阔视野深邃思考世界未来,为应对日益增多的现实挑战和完善全球治理把脉开方,提出系列中国方案,发出坚定支持多边主义的时代强音。

未来新征程,中国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中国坚定不移同各国人民一起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
(2)综合运用所学发展观知识,帮这位同学续写完后面的内容。①围绕主题,形成论点,条理清断,逻辑一致;②论据充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日前,人社部万名专家服务基层活动走进亳州,为皖北地区打造历史文化名城、促进文化旅游发展提供高层次智力帮扶,帮助当地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具体难题。

“依托当地特有风俗、文化和种植产业,打造特色农家乐”、“切忌主观随意,避免同质化重复建设”、“因地制宜、审时度势,要注重长远利益”、“重点抓好亳州历史传统”、“景点不能仅仅停留在观看层面,要从游客体验、需求、参与、互动等多方面条件进一步挖掘潜力”……参加此次活动的17位专家通过深入一线调研,总结分析了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特点,对其不足之处进行了深入剖析,共提出53条具体意见建议。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专家建议的可行性。
2020-01-03更新 | 19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2015年3月28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正式颁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善弈者,谋势。“一带一路”伟大构想的孕育,既需要端起历史的望远镜思考沉淀,也需要将镜头拉近到当下审时度势。新颁布的“一带一路”文件首次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南线——从南海到南太平洋的路线,加入官方版图。其实,“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比“陆上丝绸之路”更为悠久,它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时期,唐宋时期,由于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长足发展,通往东南亚、印度洋、红海以及东非大陆的航线纷纷开通和延伸,“海上丝绸之路”随之取代“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一带一路”担负起了“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责任。


(1)结合材料一,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材料二:“一带一路”是经济共赢之路、文化交融之路、也是政治合作之路。“互利共赢、互联互通、开放包容、可持续发展”是其基本特征。“一带一路”的推进,适应了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趋势,契合了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提供了国际合作的新平台;推进“一带一路”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政治理论依据。
2016-11-26更新 | 18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材料一:2016年9月4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G20)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8年,二十国集团已先后召开了十次领导人峰会,在应对危机、复苏经济和促进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2008年11月,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二十国集团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首次举行。峰会主要议题是评估国际社会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方面取得的进展,讨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2011年11月,由于欧洲债务危机不断发酵、美国经济复苏步履维艰、新兴经济体面临保增长与抑通用两难困境,法国戛纳峰会主要议题是欧债危机、世界经济复苏与增长、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发展问题和全球治理等。
2016年的中国杭州峰会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面对世界经济虽总体保持复苏态势,却面临增长动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场反复动荡、国际贸易和投资持续低速等多重风险和挑战。G20就《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达成了共识,一致决定通过创新、结构性改革、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新方式,为世界经济开辟新道路,拓展新边界。
(1)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分析二十国集团是如何探索全球经济发展的。
材料二:2016年9月4日晚,秉承服务于“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G20杭州峰会主题的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在西子湖畔震撼上演。古典诗词的巧妙融入,中外名曲《春江花片夜》与《片光》合奏,《高山流水》共《天鹅湖》起舞……在交响乐的伴奏下,灯光、音乐、舞蹈、实景相互交织在一起,亭台楼阁、桥梁、荷塘等鲜明的中国元素,第一次在室外水上表演,结合新的全息投影技术,诠释“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固气派和世界大同”晚会主题。美轮美奂、诗情画意的场景再次令世界震撼,就连德国总理默克尔都拿着手机拍照留念。
《最忆是杭州》“辐射”出来的正是中国文化的力量。“采茶舞曲”清新灵动,舞动勤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娘子与许仙,美丽的爱情传说演绎美好情感;“高山流水”礼遇知音,世界大同;“欢乐颂”热情好客,和平共进。在恢弘的场景下,情意并茂的演奏,观感细腻又不失心灵震撼;激发爱国情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给世界震撼和共鸣。
(2)结合材料二,说明“最忆是杭州”文艺晚会的成功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2017-02-08更新 | 6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