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 空想社会主义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2 题号:1697588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的“两个发现”及其价值,并阐述“空想社会主义”变革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其他条件?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马克思看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人是社会主义先驱者,他们的思想主张是“空想的社会主义”。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者,马克思是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的阐释和论证不仅依赖哲学反思,还根据自身的实践,并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立论基础,由此马克思超越前人、突破陈规,实现了对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性变革,发展出了全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让“空想社会主义”变革为“科学社会主义”。


(1)结合材料,说明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人思想主张为什么是“空想的社会主义”。
(2)请运用所学知识,阐释“空想社会主义”是如何变革为“科学社会主义”的。
2023-02-11更新 | 13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有其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先进国家已占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当时阶级斗争的实践,在此基础上周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的思想成果。

材料二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867年发表的《资本论》和1875年撰写的《哥达纲领批判》,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原理进行了深刻的论证。


(1)结合材料,说明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原因。
(2)对比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你能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吗?
2020-10-12更新 | 13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某学习小组拟依据下列图片资料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议题式学习。结合图片回答问题。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2)指出图二、图四标志的事件及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意义。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是什么?它们分别揭示了什么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成为科学的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关知识,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进步?
2019-11-16更新 | 4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