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遗产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6 题号:1699027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7月17~19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省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

材料一   习主席强调,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中国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不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挖掘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价值,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促进可持续农业。

材料二   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不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由于农业文化遗产的活态性,自然遗产划定核心区严禁人员进入、文化遗产“修旧如旧”等方式,显然并不适用。对于农业文化遗产,不能追求“一成不变”的“冷冻式保存”,而要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适当调整。但是,遗产系统的基本结构、功能及重要的物种资源、农业景观、水土资源管理技术等不能变,与之相关的民族文化与传统知识也不应有大的改变。发展是以保护为前提和目标的。农业生产应“小而精”,生产和旅游都应以生态承载能力为基础,不能以丧失文化本色、生态底色和农业特色为代价。


(1)我国举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有利于促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结合材料一和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中国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不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结合材料并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
(3)中国是世界上农业文明最古老的国家,广大乡村积淀着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请简介两个展现我国农业文明的文化遗产,以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国家文化公园是国家推进实施的重大文化惠民工程。会议提出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协调推进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以下为公园名称和建设内容)

公园名称建设内容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包括战国、秦、汉长城,一直到明朝具备长城特征的防御体系,金界壕,明长城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3个部分,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会通河、中(运)河、淮扬运河、江南运河、浙东运河、永济渠(卫河)、通济渠(汴河)10个河段。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以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中央红军)长征线路为主,兼顾红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长征线路。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拟将河南作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以黄河为轴线,以城市为节点,规划建设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廊道。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意义。
2022-01-02更新 | 21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成舞剧,不生硬、不尴尬的太少了,《醒·狮》做到了雅俗共赏,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情怀完美结合。”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国际舞蹈季于2019年6月25日启幕,承载着粤港澳大湾区同根同源历史底蕴的舞剧《醒·狮》作为开场舞蹈再次赢得了观众的认可。《醒·狮》是我国第一部以国家级“非遗”项目广东醒狮为主题的大型民族舞剧,2018年公演以来,好评如潮的《醒·狮》已成为新时代传承岭南文化、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名片。随着《醒·狮》公演场次和观众好评的叠加,传统非遗项目醒狮也再次焕发新的生机。“醒狮文化生生不息,醒狮气脉代代承传。我们一直想做醒狮题材的舞剧,但直到2013年在一次采风调研中才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明确了以醒狮表现民族觉醒的核心主题。”广州歌舞剧院院长、总导演史前进表示,如何将传统非遗的魅力通过舞台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是舞剧编创的难点所在,为此他们花了不少心思。南狮、南拳、蔡李佛拳、大头佛、英歌舞、岭南曲风、广东狮鼓、木鱼说唱……《醒·狮》中的舞蹈设计几乎都能找到其文化“出处”。此外,该剧还将民族舞蹈与广东狮舞相融合,将南拳马步和广东醒狮特有的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技巧融入舞蹈语言,大开大合、刚柔相济,炫酷的观感体验无不体现着编创人员的智慧。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说明舞剧《醒·狮》的成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启示。
(2)传统非遗项目再次焕发新的生机离不开全体编创人员的智慧。结合材料,从“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角度对此加以说明。
(3)近年来,一些传统技艺逐渐“下沉”进课堂,一些非遗项目正在中国的校园内得到传承。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例子。
2019-09-26更新 | 18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依然具有多元的文化意义。这一认知体系形成于对太阳周年运动的观察,彰显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呈现着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实践活动的丰富性,提示人们遵循季节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从事生产,对世界各国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融入了中医养生、饮食风俗、时间哲学、博物教育等,以“中华岁时节令文化”的形式,将中华文化的特色风格带进了更广阔的国际空间;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对世界气象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学者提出,“二十四节气”总结了太阳一年中的变化规律,曾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指南为各地采用,为多民族共享。但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以及温室效应的发生,大自然也在发生变化。人们应根据身边自然的变化,更科学的认知这一体系,与时俱进地指导当前的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
(1)2016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将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说明“二十四节气”文化遗产在当代具有的文化意义。
(2)运用辩证法实质与核心知识分析材料中相关学者的观点。
(3)“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民间不同节气的相关仪式或风俗也延续至今。请选择两个节气,写出相关的文化习俗或活动。
2017-04-01更新 | 2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