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我国的经济发展 > 推动高质量发展 >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及内涵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6 题号:17029458
社会韧性通常指的是一个社会在遭遇破坏性力量时维持社会整合、促进社会有效运行的能力,社会结构在遭遇冲击和破坏时不至于解组和崩溃的可能性。从经济角度看,社会韧性主要取决于一个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产业体系等。但如同木桶定律,决定社会韧性底线阈值的往往是风险抵御能力最弱的群体,也就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经济状况最糟糕的群体。下列做法有利于增强社会韧性的是(     
①发展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③完善社会保障,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生存危机
④通过完善社会保险,筑牢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能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坚实的(     
A.物质基础B.精神动力C.法律保障D.社会环境
2023-01-04更新 | 7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某省出台政策,自2020年8月1日起,对凡未按要求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钢铁、水泥企业,其上网购电和购水全部实行加价。实施这一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
①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②企业用水用电费用增加
③钢铁、水泥价格下降                    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②④
2020-10-17更新 | 18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列举措与其对应的经济生活知识相一致的是
①增强科技新产品的引领作用——宏观调控更加科学
②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就业优先战略得到实施
③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④持续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取得成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8-03-03更新 | 1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