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人民当家作主 >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 人大代表的产生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6 题号:1705164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新修改的地方组织法于2022年3月12日起施行。

本次的地方组织法修改,是历次修改中幅度最大的一次,内容多,分量重。比如明确了坚持党的领导是加强地方政权机关建设,做好地方工作的最高政治原则;明确了地方人大、地方政府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原则、依法治国原则、民主集中制的工作原则;补充完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强化地方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健全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议事制度,加强了地方人大自身建设;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建立健全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各专门委员会、工作机构联系代表的工作机制,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职,扩大代表对各项工作的参与,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等等。


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中国民主的本质,并结合材料分析地方组织法的修改是如何体现中国民主的本质。
22-23高三上·广东广州·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5月2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报告指出: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民生领域拓力深耕,通过立法保障人民权益、增进民生福祉。突出重点领域立法,提升立法速度,努力做到立法质量和效率相统一,共审议法律草案、决定草案48件,通过34件,其中制定法律5件,修改法律17件,作出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12件;

——切实担负起法定监督职责,坚持正确有效监督,关注百姓急事难事,共听取审议39个报告,检查6部法律实施情况,开展3次专题询问、7项专题调研,作出1项决议;

——充分尊重代表主体地位,支持代表依法履职,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国人大代表工作的35条具体措施,加强常委会同代表、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好发挥代表作用。


结合材料,谈谈对报告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认识。
2020-10-03更新 | 6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收到代表议案四百八十七件,收到代表建议约八千件。经梳理分析,今年代表提出的议案绝大多数为法律案,最大的特点是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完善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法律制度。代表们提出了制定学前教育法、社会救助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以及托育服务、养老服务等方面法律,修改职业教育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的议案,以法治方式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较多的民生领域突出问题。

材料二   今年两会,长期关注女性权益保护的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大学研究员蒋胜男带来了"修改刑法第240条,提高拐卖妇女儿童罪收买者刑期的议案""关于推进全国多部门联合打拐行动及后续救助系列工程的建议"等。她建议,提高拐卖妇女儿童罪收买者刑期,实现买卖同罪,提高震慑,同时,对妇女拐卖情况进行普查普救,并建立后续综合救助机制。她认为,保护女性权益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1)结合材料一,谈谈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为什么要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
(2)结合材料二,谈谈如果你是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应如何履职推进我国妇女儿童权益的保护。
2022-07-27更新 | 110次组卷
主观题-简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上学、就医、养老、住房、就业、交通、治安问题,与百姓息息相关,也是某县人大代表关注的焦点。该县人大代表在联系选民活动中紧紧围绕这些民生问题建言献策,真正体现了他们履职尽责的为民情怀。现如今“为百姓说话”已成为许多代表恪守的一条重要原则。2012年“两会”期间,收到的各项议案中,“关注民生”成为最大的特点。有关“三农”、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成为代表议论的焦点。
(1)人大代表为什么要“为人民说话”?
(2)人大代表怎样做到为人民说话?
2014-03-20更新 | 3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