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意识的本质 > 意识的内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9 题号:17156616
诗词之美,美在意境,贵在意境。诗词的意境,是指诗词的意(情意、思想内容)和象(景象、画面)的结合。“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景乃情之媒,情乃诗之胚”“只有意与境相浑、心与境相契,才能构成美的诗词境界”。这些观点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情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景与情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③景具有的能动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情对景的反映具有能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由于掠夺性的采伐、山火和日益增多的农牧活动,到解放前夕,塞罕坝由“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猎苑蜕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成为京津地带风沙危害源。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对植被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化,许多有识之士发出“绿色可以没有我们,但是我们不能没有绿色”的呼声。该呼声蕴含的哲理是
①人类必须征服自然,才能成为自然的主人。
②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③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前提
④人类社会产生后,自然就必须服从人类的需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通过塞罕坝两代人近50年的植树造林,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140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由此形成了“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的塞罕坝精神。塞罕坝精神
①是人们对塞罕坝植树造林活动过程的主观映象
②源于塞罕坝人对植树造林活动过程的主观认识
③是塞罕坝人将绿色生态理念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的生动体现
④反映了塞罕坝人既尊重绿色生态规律,又发挥高度革命热情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8-11-15更新 | 7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一本《共产党宣言》,毛泽东同志看了不下一百遍,周恩来同志视之为“贴身伙伴”,邓小平同志喻之为“入门老师”,为什么?因为里面有思想的武器。这表明(     
①正确的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③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人们的意识归根到底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05-09更新 | 11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被恩格斯赞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的人的意识,就其本质来说,是
A.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C.人脑对客观界的能动反映
D.人脑像照相机一样对客观世界的复写
2019-11-03更新 | 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