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意识的作用 >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1 题号:171797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们必须增强风险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国内经济压力和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提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重要要求。相比往年的“稳中求进”,这次多了四个字:“稳字当头”。这是当前我国经济出现新的下行压力下的现实要求。

会议认为,在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中,我们进一步积累了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坚持稳中求进,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系统观念。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结合材料,分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中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同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聚焦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等五个方向,组织动员全国优势力量开展疫情防控科研攻关,支撑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取得积极成效。我们取得重大战略胜利的底气是对科学规律的遵循,我们党和政府把科学精神、科学态度贯穿到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从抗疫非凡历程的回顾到伟大抗疫精神的弘扬,从抗疫经验启示的提炼到进一步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更加深刻地感悟到这句话的时代内涵——“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阐明中国抗疫是如何取得重大战略胜利的。
2022-08-14更新 | 79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是李大钊的一句名言,指不能不切实际的空想,不付诸行动,去追求一些虚幻的东西。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以李大钊的这句名言,确立了苦干实干的主旋律、主基调。在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要把蓝图变成现实,正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从唯物论和认识论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原理,说明“不驰子空想、不骛于虚声”的哲学道理。
(2)根据材料,运用发展的观点,谈谈把蓝图变成现实应具备的哲学思维。
2018-04-05更新 | 19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高一(2)班同学以“飞天揽月逐梦,我们一直在路上”为议题开展探究学习,下面是各学习小组搜集和展示的部分资料。
甲组:奔月,一个跨越千年的梦想。

春秋时期,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虽飞一日而败,却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迈出了乘风破浪的第一步。

明朝时期的万户,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火箭向太空搏击的英雄,虽然失败了,但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

……

乙组:探月,中国航天人一往无前。

由月球的自转,导致我们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月球背面一直是全球着陆探测史上的空白。中国探月工程队认真研究月球背面的地质情况,通过精准计算找准着落的地点抓住合适的登月时机与角度,攻克了轨道控制、着陆和通信等技术难题。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实现了软着陆,并通过中魅卫星鹊桥”将第一张月球背面的地面照传输到了地球,满开了古老月背的神密面纱。

丙组:追月,嫦娥永不停歇。

(1)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认识。
(2)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我国探月工程团队是如何揭开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的。
2019-07-01更新 | 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