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文化自信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7 题号:172286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和强国之一,在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其独步一时的青铜铸造工艺,为世人留下了众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荆州博物馆拥有逾万件楚国和秦汉时期漆器,是全国收藏古代漆器数量最多的博物馆。

近日,荆州博物馆发布“楚韵”系列数字藏品,该藏品利用数字化技术,将人骑骆驼手擎铜灯、折叠足鼎、双龙玉璧等文物形象元素,结合国潮特点,进行艺术性创作,赋予了文物新的色彩和生命,向国内外荆楚文化爱好者分享了“活起来”的荆楚文化瑰宝。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日益成熟,多地博物馆纷纷利用数字科技技术,打造数字化文物保护、线上线下展陈互动与体验,以此拉近文化遗产与公众之间的距离。此次“楚韵”系列数字藏品的推出,是荆州博物馆通过文化+科技,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促进博物馆数字化转型的一次成功尝试,获得了当代年轻人的青睐,从而进一步拓展了荆楚文化遗产的传播路径,更好地向世界展现了真实、立体、全面的荆楚文化。


(1)结合材料,说明荆州市是如何促进荆楚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
(2)2022年11月,荆州市将举办首届楚文化节,请为楚文化节的举办拟两条宣传标语。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1月底以来,一个叫丁真的四川甘孜州理塘县小男孩火了。纯真的笑容感染了众多网友。与其他一夜爆红的网红不同的是,丁真大火后并没有签约选秀公司或者参与直播赚快钱,而是与理塘当地一家国企签约,做起了四川甘孜州理塘县这个2020年2月份才刚刚脱贫的旅游形象大使。签约后仅一周当地就推出第一支唯美文化旅游宣传片,效果显著:据统计,传统淡季11月份甘孜机票预定量是十一旅游黄金周的四倍。并且因为丁真一句最想去西藏拉萨的回答,西藏和四川相关宣传账号比拼各自省份特色食品和旅游产品的逗趣场面,随后全国各省都借着“抢人”的由头,对各自省份的文化旅游产品做了一番宣传。连央视都来采访丁真,甚至借由外交部发言人把丁真推向了全世界。其实,所谓成功,不是逃离贫困的家乡,而是带着贫困的家乡一起脱贫。


(1)结合材料,请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所谓成功,不是逃离贫困的家乡,而是带着贫困的家乡一起脱贫”这句话的理解。
(2)根据材料,分析丁真爆火后带动家乡和更多地方旅游业发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3)请结合你家乡的资源、特色,为文化旅游拟两条宣传标语。
2021-03-01更新 | 12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既是一场与病毒赛跑的国内防控阻击战,又是一场需要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的全球阻击战。

材料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国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对抗击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期间,投入的中医药专家、医疗队伍规模之大、力量之强,前所未有。中西医结合制定治疗规范和技术方案,并筛选出具有明显疗效的“三药三方”。在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治疗中,7.4万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这一突出成效,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


(1)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让中医药学这一古老瑰宝焕发光彩。

材料二:2020年3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时发表了题为(《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强调,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不仅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中方愿同各国分享防控有益做法,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并向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中国将加大力度向国际市场供应原料药、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资等产品;中方已经建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向所有国家开放。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国际企业分享发展红利提供了中国机遇。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全球疫情防控中我国是如何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
2020-12-07更新 | 112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决赛的热播,全社会掀起了学习中国诗词文化的热潮。
某校高二文科班学生举行“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主题班会,学生分组分享自己学习诗词的方法及体验。
甲组同学:阅读法是通过研读经典名著的方式学习诗词。阅读名著《红楼梦》、徜徉于金陵十二钗(正册)、红楼梦十二支曲、大观园题咏、菊花诗、咏柳词、怀古诗、香菠学诗等诗词中,体会《红楼梦》中的诗词之美。
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读书,提高了自己的文学修养,也拥有了诗意般的生活。
乙组同学:吟唱法是通过吟唱相结合的方法学习诗词。诗词中往往有平仄的韵律,特别是一些律诗,节奏感强,比较适合吟唱。比如毛泽东《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把诗词转化为歌曲演唱不仅容易记忆,也有利于体会诗词的韵律之美。
丙组同学:听书法是通过选择一些听书软件的音频节目反复听来学习诗词。可以选择喜马拉雅软件中的高中语文诗词讲解、诗词鉴赏等音频,每天坚持听一段。
安静的倾听有助于我们体会诗词所要表达的意境,陶冶我们的情操。
阅读上述材料,围绕主题班会,结合自身体验,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要求:观点鲜明;可以全面论述,也可以就某一点深入分析;知识运用准确、贴切;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
2017-04-08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