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民族节日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5 题号:17237766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我国是农耕文明源远流长的农业大国。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广大农民的奋斗与创造,惊天地,泣鬼神。而40年前发端于农村的改革开放,更是推动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既是对传统优秀农耕文明的致敬与传承,同时也是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调动亿万农民重农务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部署,更是吹响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斗号角。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今年秋分时节,全国各地纷纷举办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农耕文化、丰收文化活动,展示各具特色的农业物产,展现新时代新农民、新农村的精神风貌,让全社会感受到丰收带来的快乐。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阐述我国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依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古人根据日月运行的位置、天气的变化以及动植物的生长等自然现象创立了“二十四节气”,把两节气相交之日确定为“节日”,如清明、冬至等。根植于农业社会文化土壤中的传统节日,往往具有农耕生活的色彩,是古人的“农事历”。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与人民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价值。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传统的节日仪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提升传统节日在人们生活中的价值感和存在感,让人们在节日的氛围里心存敬畏、体验传统、享受亲情、告慰祖先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传统节日的产生如何体现中国古人的能动性?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提升传统节日在人们生活中的价值感和存在感。
2017-05-10更新 | 12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材料:过年放鞭炮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它承载着亲人团聚的幸福。是“中国年”年年必不可缺少的元素。但2014年1月由于多地雾霾天气的出现,许多地方出台政策禁止或减少燃放烟花炮竹,这就使年味淡了一些,于是很多人在“要民俗要年味”还是“要蓝天要健康”上产生了纠结心理。  
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国人过年纠结心里的认识?
2016-11-26更新 | 409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牛女渡河,民间乞巧。”七夕节,也叫乞巧节,是一个包括爱情、劳动、游戏、祈祷等活动的节日。2019年七夕节期间,全国各地陆续开展各种庆祝活动,这一中华传统节日以其古老的美好意涵和现代趣味,重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传统节日中蕴含着对亲情的倾注,对乡情的依恋,对爱国之情的执著,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主导价值观念和理想诉求。因此,应当寻找传统节日与现代社会、时代精神的契合点,让传统节日活在当下。为此,全社会做了很多努力,比如中秋节、端午节等纳入国家假日体系,即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了解传统节日,展现民族情感,又能带动相关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春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纳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加大保护力度;启动“中国节日志”项目,对我国现存各地区各民族的传统节日进行研究、记录和整理,通过对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的记载,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各方努力,包括七夕节在内的很多传统节日在今天重新焕发出光彩与活力。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传承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
(2)请为当代中学生更好的了解传统节日提两条具体建议。
2019-12-02更新 | 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