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的继承 >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2 题号:1736663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不患寡而患不均”,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最为质朴古老的理想之一。古代思想家描绘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世界,是人们最为美好的追求和向往。几千年来,我国传统士大夫始终强调不与民争利,主张“藏富于民”。这种以保养生民、促进民生、藏富于民的共同富裕思想,在我国绵延传承几千年,对历朝君主和广大民众产生深远影响。

我国广大民众对共同富裕的企盼和追求贯通古今,党和国家始终把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发展,创造美好生活,作为奋斗的目标。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开辟出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光明大道。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在当代应如何对待传承千年的共同富裕思想?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对我国当今社会仍产生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全球孔子学院大会于2014年9月27日举办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结晶。2500多年,儒家思想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上影响了一代代中华儿女,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注重节气、道德、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感的文化传统。
材料二:“我国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有“夙夜在公”(意思是从早到晚,勤于公务)的道德理念。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天下为公”的思想。对于这些思想,中国共产党又赋予其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内容,践行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材料二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哪些基本观点?
2016-12-12更新 | 23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如何留住独特的田园风光? 某省给出的答案是: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乡村建筑“西洋化”、乡村生活“空心化”。
该省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作为战略抓手,一是在风貌塑造上留住乡村的“形”,呈现原生的田园风光和乡村风情。二 是在文化传承上留住乡村的“魂”。斑驳的祠堂、儿时的故事、传统的技艺通联着我们民族的文化血脉,要充分发掘乡村的个性和特色才能根牢魂定。三是在宜居宜业上留住乡村的“人”。在“生态、风貌、文化”上下功夫,展现乡村魅力,让农民重新认识家园,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才能防止农村“空心化”。
结合材料,说明某省建设田园乡村的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2018-07-09更新 | 9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216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首播。清代大诗人袁枚的《苔》,被乡村教师梁俊和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用天籁之声动情演绎,一夜爆红。“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节目以“和诗以歌”的艺术形式,邀请经典传唱人用流行音乐演绎经典诗词,占据当晚同时段实时收视第一位置,成为叫好又叫座的文化节目。


请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阐释该节目为什么能叫好又叫座。
2019-08-27更新 | 1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