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运动的规律性 >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1 题号:1755396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岩市是原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之一。近年来,龙岩审立足独特红色资源禀赋,将老区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着力打造红色精神高地。深度挖掘英烈事迹,开展"阅西百名共产党英烈风采“网上展播活动,整理编撰烈士故事100多篇,全方位多形式宣传英烈事迹,让红色故事“入人心”克分发挥烈士纪念设施红色教育功能,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乡镇、村、学校延伸,让红色基因“传下去”;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新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不断丰富烈士纪念设施内涵内质和表现方式,让红色文化“活起来”“动起来”。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龙岩市打造红色精神高地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材料一   电视剧《觉醒年代》是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精品力作。该剧以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为叙事中心,全景展示近代中国惊心动魄的思想变革,真实再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中国共产党在中华大地上孕育和诞生的过程。该剧在观众中掀起了巨大的情感波澜,让观众更真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青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矢志情怀和敢为人先的革命品格;该剧引导人们体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将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演绎得饱满动人;该剧述往思来,向史而新,从历史纵深处回望初心,鼓起共产党人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1)结合材料并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知识,阐述《觉醒年代》的时代价值。

材料二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深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


(2)分析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蕴含的哲学道理。
2022-05-26更新 | 16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走得对、走得通的强国之路

◆道路自信最强音

纵观古今中外,一切成功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的民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于中国人民共同奋斗,扎根于中华大地,是给中国人民带来幸福安宁的正确道路。

道路刻印奋斗足迹,连通远大理想;承载过去,通向未来。坚定的道路自信,来自伟大的社会变革,来自丰硕的实践成果。新时代这十年,给出了最好的答案。在摆脱贫困的村庄,在奔腾东去的长江,在黄土高原的窑洞,在南海之滨的改革开放最前沿,在每一个举重若轻的战略决策里,每一次风雨无阻的跋涉中……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小小红船到领航中国的巍巍巨轮,正是因为我们党不断回答好中国、世界、人民、时代的重大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才能一路披荆斩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1)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能奏响道路自信最强音。

◆伟大复兴不可逆转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就是为了实现这个伟大梦想。

大道之行,壮阔无垠;大道如砥,行者无疆。过去100多年,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今天,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新时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伟大复兴不可逆转”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①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2-12-14更新 | 13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今天,我们改革开放再出发,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40年前,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作出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决策。从实行“大包干”到打破“大锅饭”,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从应变局、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到化危机,从兴办经济特区到加入世贸组织、共建“一带一路”……我们党带领人民攻克重重难关,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铸就了伟大改革开放精神,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提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自古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变法变革图强运动,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等豪迈宣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开展同域外民族交流,创造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和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却从未中断的灿烂文明。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


(1)结合材料,运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们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和底气所在。
(3)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班级举行“砥砺前行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主题班会,请你围绕该主题列出两个发言要点。
2019-03-05更新 | 2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