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7 题号:17581181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10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历史。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致力于探索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坚持不懈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的伟大国家而奋斗,改革开放之初,党结合这一时期的新特点新要求,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探索中,正式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概念,这一时期,邓小平提出了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聚焦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理论新理念新战略,极大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内涵。


(1)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不断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结合材料一,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一个国家和民族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除了取决于其特定的经济和政治等因素外,往往和他们的文化底蕴密切相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根植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离不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和海纳百川的文化借鉴,有其特定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底蕴受益于不同时代培育出来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给养以及外部文化有益元素的汲取,发掘和解析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文化底蕴,有助于全面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打造了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新模式,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的道路选择和模范样本。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相关知识,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底蕴”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倡议。参加2015年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就如何加强“一带一路”建设献计献策。
材料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建议:
掌握遗产资源,夯实丝路认知——主动组织“一带一路”上的丝绸文化遗产调查,掌握丝绸文化遗产资源;用文物、图像、文献实证的丝绸史实勾画一幅权威的丝绸之路,夯实丝绸之路中丝绸的话语权。
抓住重点项目,保护丝路遗产——充分利用我国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方面的技术力量,推出“一带一路”出土丝绸文物及相关遗址的技术研究和保护项目。
做好展示平台,传播丝绸文化——充分利用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的陈列展示功能,主动对接国外著名博物馆进行展览交换,把以丝路之绸为主题的展览推向海外,传播中国丝绸文化。
传承丝绸技艺,开发丝绸产品——发挥“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作用,让丝绸文化遗产在今天的丝绸原产地得到生产性保护,建设蚕桑生态基地和丝绸特色小镇,集聚非遗传承人、民间工艺师、纤维艺术家、时尚设计师及相关企业,打造具有中国元素的丝绸特色产品,重振丝绸辉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上述“建议”的依据。
2016-11-26更新 | 63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中国已经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需要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更好地了解世界。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催生了如短视频、直播业、抖音等的发展,捧红了各类网红。而这众多达人中,李子柒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从酿酒、熬红糖、做糕点,到造纸、蜀绣、制墨、做竹子家具……她的视频把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在社交媒体呈现出来,不仅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一系列的创新,更具有打动人心、引起情感共鸣的力量,充满了对大自然的向往、对天然美食的青睐、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对祖孙亲情的动容等,光影之间,流动着烟火气和田园风,成为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窗口。

然而,创新从来不是容易的事情。李子柒每条视频巨量播放量背后,是笃信坚守的工匠精神指引下对内容的精益求精,是反复尝试和长期艰苦的付出,在这种“慢工细活”模式下,李子柒稳定地实现了高质量的作品产出,把“工匠精神”诠释到了极致,创作出了被网友称为能媲美《舌尖上的中国》的艺术精品。央视这样评价李子柒: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李子柒是如何讲好中国文化,推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
(2)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需要弘扬和坚守“工匠精神”。请从辩证唯物论角度说明其合理性。
(3)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请结合实际就如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2021-01-14更新 | 11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20年12月17日,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成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太极拳源于中国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距今有三百多年历史。它以太极阴阳学说、中医经络学说、道家导引吐纳术为依据,结合武术众家之长而创制,又被称为哲拳、文化拳。目前太极拳传播到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习练者有4亿多人,被公认为21世纪人类最佳健身运动方式。此次申遗成功有利于进一步向全世界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向海外更大限度的传播中国文化软实力,传播和谐共赢的中国智慧,同时为促进全球文化协调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巨大的力量。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太极拳申遗成功的意义。
2021-01-26更新 | 3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