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92 题号:17583505
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的国情自己走出来的,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期探索和实践的科学总结,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党的现代化理论系统的重大创新(     
①说明了理论创新产生于实践需要
②体现了事物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
③验证了新的事物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④诠释了事物发展状态是曲折迂回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在当今“互联网+消费”的时代,以支付宝、微信为代表的非银行支付市场迅速发展壮大,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也引发了部分商家或公共服务领域拒收人民币现金的行为。对此,中国人民银行7月13日出台整治拒收现金公告,鼓励多元化支付方式和谐发展,保障消费者的选择权。鼓励多元支付蕴含的唯物论哲理有:
①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③只有在正确的价值判断基础上才能做出正确价值选择
④从客观实际出发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2019-03-24更新 | 13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B.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C.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16-11-26更新 | 66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推荐3】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末日之说”就如同一个幽灵与我们若即若离。不少小说、电影都以此为题材,如好莱坞大片《后天》《2012》等。据此回答12—13题。
1.对文学艺术作品的“末日之说”,理解正确的是
A.“世界末日”确有其事B.这是根据客观实际而作出的一种超前反映
C.并非所有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D.“世界末日”是少数作者在那里无病呻吟
2.由于对“全球变暖”的普遍担忧,许多游客将目光转向正在消融的南北极冰川等自然景观。一种新的旅游项目——“末日旅游”正在一些国家悄然兴起。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自然界是客观的,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②规律是客观的,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会遭到规律的惩罚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④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9-01-30更新 | 3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