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的继承 >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9 题号:17612722
《尚书·泰誓》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传》载:“国将兴,听于民。”朱熹在诠释《孟子·尽心章句下》中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时提出:“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其中就有对这种政治价值的继承。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影响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②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可以穿越时空
③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
④传统文化的价值是在继承中确定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在中国的传统文学和艺术创作中,梅、兰、竹、菊常备作为托物言志的题材,承载作者对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人格境界的追求。如今,在一些公益广告中,它们仍然被赋予廉洁自律等内涵,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传统文化蕴含着传统思想D.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2018-09-11更新 | 11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巴蜀文化,是巴文化、蜀文化、巴蜀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合集,至今已超过两千余年。巴蜀地区很早就与域外开展文化交流。秦汉年间,巴蜀地区便有了“栈道千里,无所不通”的交通条件,使得蜀地成为我国“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茶马古道的核心地区。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稳定性     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19-12-28更新 | 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习近平对“去中国化”的批评,其依据是(  )
①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③立足传统文化就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               
④文化越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
A.②④B.①③C.③④D.①②
2017-02-08更新 | 4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