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95 题号:1761657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疫情爆发两年多以来,新冠病毒不断变异,感染者的症状也在发生不断的变化,这让人们更加迫切的想要研究出新冠病毒到底对我们产生哪些危害以及如何解决后遗症等问题。

2022年初,一项发表于《自然》杂志的新研究表明,感染新冠病毒不仅可能导致患者大脑灰质数量下降和脑组织损伤,还可能削弱其大脑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这项研究以英国生物库中的785名参与者为调查对象,研究参与者的年龄在51岁至8岁之间,大约相隔三年接受了两次脑部扫描,以及一些基本的认知测试。在两次扫描之间,约51%的参与者(401名)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阳性。其余384名未感染的参与者在年龄、性别和许多风险因素,包括血压、肥胖、吸烟、社会经济地位和糖尿病方面与感染组相似。脑部扫描显示,感染新冠病毒的参与者比未感染的参与者出现了更多的大脑灰质萎缩和脑组织损伤。研究人员发现感染新冠病毒的参与者在经常被用来测量执行能力和认知能力的衰退的测验中得分低于那些未感染的参与者,他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这项测验,这可能表明他们在注意力、处理速度和其他认知技能方面存在缺陷。

材料二   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中国为什么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众多,同时各地区发展、城乡发展尚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在病毒不断变异和传播的情况下,如果搞“集体免疫”“躺平”之类的防控政策,后果不堪设想。实施动态清零政策,是党中央从党的性质宗旨出发、从我国国情出发确定的,宁可暂时影响一点经济发展,也不能让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伤害。如果算总账,我国防疫措施是最经济的、效果最好的,不仅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动态清零”总方针是防控常态化以来两年多防疫经验的总结,是正确的、有效的,必须毫不动摇坚持。


(1)结合材料一,运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知识,说明该项研究成果获得过程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我国疫情防控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的合理性。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美国一些政客不思如何控制疫情、拯救生命,却把大量时间和精力用在政治操弄、甩锅推责上,大搞疫情政治化,放弃了科学防控和团结合作两大抗疫的有力武器,对快速变异传播的病毒几乎束手无策、处处被动。美国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却沦为感染病例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成为国际抗疫合作的最大破坏因素和科学溯源的最大障碍。甩锅推责纯粹是自欺欺人,抹黑别人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结合材料并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对疫情政治化的言论加以批驳。
2021-10-09更新 | 23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与思考第48页

◆老子提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荀子提出,没有什么“生而知之”,而是“求之而后得”,认为人的知识和才能并非“天性”,而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

◆柏拉图提出“认识即回忆”,认为存在一个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理念世界”,人的知识来源于对其中“理念”的回忆。


上述三种关于认识的观点有何不同?
2024-01-04更新 | 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

欧洲中世纪时,地图主要由神职人员绘制。当时欧洲的世界地图千篇一律: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居于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呈“T”字型,把世界分割为欧、亚、非三部分。中国古代地图大部分由官方或士大夫绘制,主要用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和作为读史的辅助工具。在中国古代绘制的世界地图中,中国占据绝大部分图幅,政区表现较为准确,中国疆域之外则绘制简略,严重失真。

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早期地图绘制者认为地球是平的。15.16世纪哥伦布等航海家证实地球是圆的。随着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的世界地图日益精准,更好地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知识,说明地图绘制过程。
2020-10-29更新 | 1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