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遗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43 题号:17716559

材料一   我国幅员广袤、历史悠久,纵横千万里、上下五千年,形成了丰富的古道文化遗产。其中既包括连通国内不同地区的茶马古道、秦巴古道、秦直道、川盐古道,也包括连接中外的丝绸之路、万里茶道等等。这些古道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结晶,对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作为文化线路遗产旅游的载体,在文旅深度融合的今天,古道正闪现出新的文化光彩。

材料二   普洱茶马古道旅游景区以茶马古道遗址为基石,力求从建筑景观、民俗展现、情景演绎等多个方面对茶马古道进行复原和活化。当地人传承普洱茶制作技艺,在寨子里建起非遗技艺体验中心,游客可以动手做一饼属于自己的普洱茶,亲身体验茶马古道的魅力;作为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一站,敦煌莫高窟抓住数字技术发展机遇,通过数字虚拟现实和数字增强现实等技术,创新发展线上古道之旅。微信小程序“云游敦煌”集探索、游览等功能于一体,首月参与人次超过300万,当年浏览量就突破3500万人次。


(1)结合材料一,说明复活古道的文化价值。
(2)结合材料二,从哲学角度分析,如何让古道文化活起来?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分析解决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甘肃敦煌石窟,由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等组成,有 800 多个洞窟,5 万多平方米壁画,是佛教文化艺术宝库,展现了石窟艺术在北朝、隋唐之际的鼎盛风貌。在戈壁沙漠间,敦煌石窟代表了石窟艺术至高的起点,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于 1987 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材料二 重庆大足石刻,中国南方最大的石窟造像群,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五山”为代表,5 万余尊石窟造像演绎了石窟艺术于宋代步入晚期后的再度辉煌。在长江流域的群山之中,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融合交汇,大足石刻也体现了佛教传入中国后的本土化风格,是中国石窟艺术的句号,并于 1999 年成为中国第二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石窟。


(1)“大足与敦煌一南一北,保留着华夏文明的优秀基因,承载着丝绸之路的文明印记,敦煌是起点,大足是句点,跨越近千年,成为世界石窟艺术史上两座奇异的高峰。”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上述段论述所蕴含的哲学理念?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就如何实现大足和敦煌的文化和经济价值提出你的看法
2018-08-20更新 | 13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材料一: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规划纲要》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材料二:2013年12月4日,珠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我国最早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叫做算筹,其运算过程称为“筹算”。到了宋、元时代,由于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商业贸易的发展,对数学提出了日益繁重复杂的计算任务。大量的计算问题,要求计算既要迅速又要简便。在这种情况下,古代流传下来的筹算,已经不能适应需要,筹算就演变到珠算。珠算的推广,促进了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发展;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坚持把本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句话,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国家重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原因。
(2)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珠算申遗的文化价值。
(3)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理解。
2016-11-26更新 | 296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较难 (0.4)

【推荐3】在中国考古学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是最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材料一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以考古调查发掘为主要手段,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采取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式,揭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大科研项目,追溯出中华文明起源于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志的中国方案,为探索世界各地文明起源作出中国学者的贡献,彰显了中国考古人和考古学的使命担当。国家文物局与科技部通过以下组织管理方式,保障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顺利实施。

组织管理方式具体做法
建立探源工程
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联席会议由科技部、文物局、教育部、财政部、广电总局、中科院、社科院与中国科协等8个部门和单位组成,从管理层面探索多学科、多部门联动的学术研究管理机制。
成立专家委员会由考古界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委员,在学术层面,为探源工程的顶层设计提供咨询,把握探源工程的研究方向。
引入第三方评估
咨询机制
发挥外部机构的监督、咨询作用,保证探源工程顺利推进。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组织管理方式的合理性。

材料二 2020年高考,某考生以高分被北京大学录取。同时,她也因为选择就读考古专业而引起人们的热议。诸如“好不容易考上北大为什么不选热门专业?”“应该选更有‘钱途’的专业。”的声音此起彼伏。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综合运用文化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谈谈对高分考生选择考古专业的看法。
2021-01-22更新 | 1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