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9 题号:17718111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如何通过空气消杀阻断“人传人”和“物传人”链条有着紧迫需求。为了消除"被动消杀"的弊端,某团队研发可主动捕获空气中病毒、细菌和真菌的设备。经权威机构检测,该设备对环境中的冠状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等多种常见病毒、细菌和真菌可达到99.99%的消灭率。这表明(     
①认识的发展为人们的实践提供日益完备的工具
②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促使人们持续探索和研究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根本标准
④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中国人认知珠峰的历史是一部测绘史。1975年中国登山队测得珠峰高度为8848.13米,2020年凭借更加精准的仪器,测得珠峰新高度为8848.86米。这表明(       
A.科技进步超越客观条件B.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C.检验真理是实践的目的D.人类无法获得终极真理
2021-01-13更新 | 15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农谚中包含着丰富的智慧。“小满花,不到家”是华北地区的一句农谚,意思是过了小满节气种棉花就晚了,棉花拾不到家,没有收成了。小满节气一般在阳历五月下旬,而华北地区的早霜期一般在十月上旬到下旬之间,也就是说,小满节气后播种的棉花适宜的生长期只有130天到150天,这就意味着棉花刚在开始吐絮的阶段就不能再继续生长,当然就不会有多少收成了。由此可见(   
①正确认识节令农时是农作物高产的基础
②只有把握自然规律才能获得农业丰收
③尊重规律是规律能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
④该句农谚是在实践中形成的真理性认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8-22更新 | 32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大多数恒星因为距离我们非常遥远,被人们看作是位置不变动的发光点。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七颗恒星,科学家根据它们切向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推断出前后十万年其形状的演变(如下图)。这说明(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②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所不能的
③人的认识决定了物质的运动形式
④世界物质的存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3-28更新 | 1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